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陈代鑫
[导读] 目的;研究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运用母婴床旁护理的干预效果。

        陈代鑫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405400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运用母婴床旁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初产妇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母婴床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能力评分均相对较高,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更有利于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护理与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母乳喂养能力,且产妇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剖宫产;初产妇;护理效果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技术愈发成熟,剖宫产率也相对较高。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显示[1],2018年我国全国剖宫产率达到了36.7%,部分地区甚至高出了平均值。初产妇是产科的特殊人群,初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的常识缺乏相关经验,了解不全面,成为了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干预对象。为提高剖宫产初产妇对自身和新生儿的护理技能,我科提出采取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让母婴早接触,在产妇床边向其介绍育儿知识和产后恢复的相关知识,以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增强新生儿体质。本次研究将于我院行剖宫产的80例初产妇作为主要对象,旨在进一步探究母婴床旁护理的干预效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4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初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2.15±2.47)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05±1.16)周。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2.11±2.38)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08±1.22)周。经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P均>0.05,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送婴儿去洗澡室洗澡,向产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向其介绍喂养技巧和产后的一些注意事项。监护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若发现异常则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观察组行母婴床旁护理:①开展一对一健康宣教:由护理人员向产妇发放产后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在了解产妇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技巧、更换尿布方法、新生儿洗澡方法、新生儿抚触方法等,并向产妇说明新生儿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②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示范,每日上午10点为新生儿洗澡、游泳,并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洗澡和游泳时水温控制在38~40℃,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抚触时用十指指腹,每个位置抚触4~5次,每次抚触时间为5分钟。
1.3观察指标
        评估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护能力量表[2]作为工具,总分是10分,得分越接近10分说明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评估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采用新生儿护理调查问卷[3]进行评价,评分范围是0~10分,得分越高说明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越强。
        评估产妇的母婴喂养能力,采用母乳喂养能力评估量表[4]作为主要工具,以10分为最高得分,越接近10分说明产妇的母乳喂养能力越强。
        评估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工具是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8项内容,产妇认可其中6~8项,表示非常满意;产妇认可其中3~5项表示满意;否则,则为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方法是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行统计学分析时使用SPSS24.0,处理数据过程中涉及到的±s数据,均采取t检验;凡涉及到n/%数据,检验方法均为卡方,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以最终统计值范围确定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若P<0.05,则说明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能力评分
        经比较,观察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母乳喂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初产妇初为人母,缺乏必需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常识,影响母婴预后。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更适用于初产妇。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可达到95.0%,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能力均相对较高。通过一对一宣教可以保障有针对性的宣传产后相关知识,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让产妇了解如何正确的、科学的喂养和护理新生儿。
        综上,母婴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玲.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8,31(z2):92-93.
[2]毛雅迪.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01.
[3]董春俊.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9):187-188.
[4]王玉凤.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1):1427-1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