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玲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贾河乡卫生院 甘肃平凉 743400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在基层医院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胃炎患者86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手段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各43例,并观察其护理有效性。结果 患者的炎症评分以及护理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 患者通过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使得整体治疗效果获得很大提升,对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个体化饮食护理;心理干预;基层医院;慢性胃炎;应用效果
当今该疾病已成为消化医学中的常见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上腹钝痛等,甚至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患者会有胃出血的症状,这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常识,进而使得患者病情恢复较差,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恐对患者自身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以此需要及时对此类患者进行专业治疗。但是在临床数据中显示,单纯的药物治疗且缺乏护理手段并不会很好地对病情有有效的控制。所以在临床当中需要对接受治疗的患者给予专业护理手段,基于此本文作者通过选取86例患者对其进行的护理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胃炎患者86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手段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6:1且平均年龄为(48.44±5.00)岁,平均病程为(4.33±2.01)年。而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5:2且平均年龄为(47.00±4.67)岁,平均病程为(3.57±1.83)年。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性(P>0.05)。纳入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予以排除。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手段,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疾病状态,药物状况和临床症状。并了解患者的日常习惯和经济状况,使患者了解治疗所需的风险和预防措施[2]。通过解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和心理咨询,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疾病和痛苦,并提高他们控制疾病的能力。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饮食护理,其中包括对于心理消极的患者,医务人员可以通过适当地对患者应用成功模型,加强治疗和护理合作以及提高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性来对患者进行教育[3]。护士应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并根据治疗过程严格遵医嘱,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指导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经常少食,缓慢咀嚼,吃高营养的清淡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避免胃肠道损害。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音乐干预。例如,那些焦虑或恐惧的人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和快速的节奏变化的旋律,每天进行音乐干预,并在每次30分钟的时间内将音量调整为40至50 dB[4]。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炎症评分以及护理效果,以此评估整体护理方式在此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患者的炎症评分
患者的炎症评分有很大的差异性(P<0.05)。见表1
.png)
2.2观察患者间护理效果
根据患者护理期间疾病状态与心理状态可将护理效果分为显著有效、有效、较为有效以及无效。从研究结果可看出,43例对照组患者中存在11例显著有效,15例有效,8例较为有效以及9例无效。所占比例分别为25.58%、34.88%、18.60%、20.93%。而在研究组的43例患者中显著有效的患者有31例,所占比例为72.09%
。有效患者存在8例,所占比例为18.60%。较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为6.98%。而无效患者有1例,比例仅为2.33%。
3.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饮食作息等规律混乱,使得慢性胃炎、胃溃疡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研究表明,慢性胃炎的发生与缺乏胃动力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减轻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目前提倡抑制胃酸分泌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然而慢性胃炎的特征是反复发作,这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并增加了副作用的风险,使得在治疗过程中难以实现期望的效果。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选择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5]。相关研究者认为,现代护理措施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药物和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并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沟通并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6]。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患者的炎症评分以及护理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患者通过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使得整体治疗效果获得很大提升,对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娟.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9):134-135.
[2]龚丽媛.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20):156.
[3]周璇,聂榬.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66-267.、
[4]曾远银,罗芳,许敏.中医饮食调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情绪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02):488-490.
[5]邹红.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7):151-152+164.
[6]吕婕.个体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名医,2020(08):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