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高雪丰1 通讯作者:贺燕2
[导读]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
        高雪丰1   通讯作者:贺燕2
        1.内蒙古医科大学,010059,硕士在读,2.包头市中心医院,014040
        摘要: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2月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回授法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患者FBG、2h PG、Hb Alc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授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回授法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自我管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环境、遗传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0.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因此,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极为重要。回授法(teach-back)又称回馈教学,指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后,请患者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内容或操作,护士纠正其错误,重新指导患者,直至患者全部学会。故本研究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以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12月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及2014年ADA指南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为>18岁。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者及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②病情危重者。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患者男19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64.76±7.11)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21例;年龄46~72岁,平均(62.50±6.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为期12周的常规健康教育,具体包括:每日就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运动指导等进行健康宣教。每周以PPT、视频教学、小讲堂等形式进行宣教。出院后建立微信群,专人负责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为期12周的回授法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如下:(1)传递信息。由回授法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向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方式进行,视力较差者采用音频或口述方式;听力较差者采取视频或图片方式。需要护士讲解时,注意将专业用语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2)评估效果。护士在宣教完成后对患者所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估,简单提问,期间注意提问用语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互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3)纠正澄清。护士指出评估效果环节中患者理解错误的、含糊不清的知识点,并再次给出正确的解释,注意表达方式、注意指导用语,避免打击患者积极性。(4)确认理解。针对患者在评估效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再次提问,如仍旧不清楚继续进行讲解,直至确认患者完成理解即可。
1.3 评价指标
1.3.1 一般资料问卷
        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
1.3.2 血糖代谢水平
        采集并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
1.3.3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此量表主要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具体包括饮食控制、遵嘱用药等6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提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本研究采用标准分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分=(实际得分/总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采用双侧检验以α=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值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h PG、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是一种无法彻底根治但可控制的疾病,因此在控制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极为重要。回授法健康教育包括传递信息、评估效果、纠正澄清及确认理解四个环节,在此过程中,患者可及时有效的接受到科学的知识,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本研究结果指出,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12周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的FBG、2h PG、Hb A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值,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回授法健康教育相较于常规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控制血糖,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形成正确的疾病认知。
        探究原因如下:常规健康教育是护士单向的传递信息。患者的接收度层次不齐,接收度较好的患者可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接受度较差的人群则不能很好的将知识转化到应用中,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下很难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回授法健康教育是护患双方双向的传递知识,患者学习知识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评估效果环节可以很好的检测患者的掌握程度,因人而异给予更深的讲解,确保患者能够接受正确的知识。同时,患者了解疾病发生机制、危险诱因及并发症等后,会对疾病形成多维、科学的认知,增强患者主观能动性,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2]。回授法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廉价高效的预防及控制疾病的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Ma RCW.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in
China[J].Diabetologia,2018,61( 6) : 1249-1260.
[2]段红霞.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