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
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CCU ,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CCU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CCU 2020年01月至2021年04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56例,全部患者接受CCU临床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CCU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CCU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入CCU时及护理干预后心率指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CCU时,两组心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心率指标恢复正常,观察组心率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接受CCU监护,配合CCU综合护理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病情,减轻心律失常,减少并发症影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肌梗死;CCU;护理干预
心肌梗死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局部坏死,患者病情危重,多需要给予CCU监护,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恢复心肌灌注[1]。CCU监护措施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从患者病情、生理指标、心理认知等多个方面入手展开护理干预,再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从而使得患者更配合护理措施,形成对病情更充分的认识[2]。为评估CCU护理干预的价值,以我院心内科CCU病室2020年01月至2021年04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6例为对象,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CCU 2020年01月至2021年04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5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4~75岁,平均(58.82±4.50)岁,观察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6~77岁,平均(58.79±4.53)岁。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标准;②接受CCU临床护理,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中断或中止治疗、出院;②合并精神疾病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CCU常规护理,持续监测患者各项体征,给予心电监护,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早期干预阶段给予患者吸氧,控制调节氧流量,做好病情记录等。
观察组给予CCU综合护理,包括:①病情干预。持续给予监护,关注心电图变化,及时对异常症状如面色苍白等进行对症处理,记录心率、血压等指标,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及时上报医师处理。做好住院期间各项指标的观察记录;②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用药期间需向患者讲解药物类型、药物作用、用药频次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症状,说明哪些症状正常,不需特别干预,哪些症状非正常,需要及时告知等,提高患者病情自我管理与合理用药的意识;③吸氧干预。在常规给予氧疗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给氧干预,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早期控制4~6L/min为宜,观察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休克症状缓解等情况下,适当调节氧流量。给氧过程持续给予监护,改善心肌缺氧症状。④心理干预。关注患者病期心理状况,对伴随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辅导,鼓励患者诉说不适症状、排解不良心理,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抚。配合健康宣教的方式,鼓励患者主动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缓解不安情绪;⑤饮食护理。科学干预患者日常饮食,保持饮食结构清淡、易消化,了解患者饮食喜好,在合理膳食的标准上,适当增加患者喜欢的食物,保持患者正常饮食摄入量。对食欲不振的患者,还可设计特殊饮食食谱,少食多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入CCU时及护理干预后心率指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入CCU时及护理干预后心率指标比较
入CCU时,两组心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心率指标恢复正常,观察组心率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png)
3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发病期,病情较为危重,未及时给予对症干预常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的造成患者休克、死亡,预后较差[3]。为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恢复水平,CCU监护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必要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下,重视对患者病情的调控,也重视患者各项指标的干预,更注重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与改善。所以在综合护理干预下,能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4]。本次研究指出,CCU综合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促进心率指标恢复正常,同时也预防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减轻了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在综合护理干预下,通过病情持续监测、干预的方式,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指标及症状并采取干预措施,能够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对症干预,预防病情加重[5]。其次,通过用药护理及给氧干预的方式,稳定控制患者病情,在专业指导下促进患者病情科学调控,保持患者较好的恢复水平。最后,结合心理护理的方式,较好地在患者心理状况上进行调节,使得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配合临床护理措施。也通过饮食干预的方式,鼓励患者科学饮食,避免不合理饮食刺激,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促进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心内科CCU给予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护理干预,可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案,促进患者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早期改善,也减少多种并发症产生的不良影响,护理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蔡云飞. CCU病房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8.
[2]陈小兰.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32.
[3]李姝颖. 体位护理在CCU监控室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09):777-779.
[4]陈贝贝.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新疆医学,2020,50(12):1313-1315+1298.
[5]强珂皎. 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CCU急性心肌梗死卧床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