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创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案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结果: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估患者的舒适度状况,取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生理维度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近年来临床一直较为常见,患者有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较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治疗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0例ARDS患者为例,对比分析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ARDS患者,影像学检查确诊,时间选自2019年7月-2020年6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1)上报伦理委员会批准;(2)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其他重症疾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护理,2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2:18;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46.60±6.50)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5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3:17;患者年龄22-70岁,平均(46.50±6.80)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16例。2组ARDS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本组ARDS患者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等透析常规护理。
观察组:以上基础上予以本组ARDS患者护理风险管理。(1)维持血管通畅。透析期间密切观察动静脉压力以及血滤器前后压力变化情况,压力过高/低情况下检查管道情况,患者翻身后及时进行体位护理。(2)防止出血/凝血问题。视患者凝血谱情况合理应用抗凝剂,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血管导管留置处、皮肤黏膜情况,2h化验1次凝血谱,有出血倾向等情况患者及时调整抗凝剂。观察血滤器颜色、滤出液通畅与否,滤器内血液异常情况下及时更换血滤器、导管。(3)严密观察病情。持续进行患者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状况,有效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根据病情状况调整置换液入量以及超滤量等情况,有计划脱水,预防患者低血容量等问题。(4)预防感染。此类患者插管局部感染风险较高,严格做好空气、地面消毒工作,整个治疗与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置换液需做到现配现用,穿刺位置每日更换敷料维持清洁、干燥,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ARDS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与情绪状况。
1.4观察指标评分
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ARDS患者的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生理维度舒适度,各个指标总分100分[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ARDS患者的焦虑程度,总分100分[2]。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ARDS患者的抑郁程度,总分100分[3]。
1.5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导入计算ARDS患者的观察指标,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与X2检验,舒适度与情绪评分以(±s)表示与t检验。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ARDS患者的护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P<0.05。
.png)
2.2观察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ARDS患者的情绪与舒适度评分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P<0.05。
.png)
3 讨论
ARDS是肺内/肺外原因所致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连续性血液净化广泛用于ARDS疾病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4]。但是,基于治疗手段与疾病特点,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针对ARDS患者疾病、治疗需求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维持血管通畅、防止出血/凝血问题、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舒适度,稳定患者的情绪,进而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满足患者需求[6]。
综上所述,加强ARDS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满足患者身心护理需求,为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晓燕.ICU护理风险管理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40.
[2]曹戴.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58-59.
[3]陈春英,郭文会,牛燕燕.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4):177-179.
[4]张燕.ICU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无缝隙护理模式后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4):59.
[5]宋娟娟.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724-725.
[6]邵晓琪.针对性护理在鼻塞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7):1174-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