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泠梦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4
摘要:目的:以循证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针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压疮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所选取的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所收治,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评分以及压疮发生情况,根据P值、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对比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评分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而压疮发生人数是少于对照组的,P值小于0.05;结论: 采取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时,所取得的预防效果十分良好,相比于常规模式来说具有一定优越性,护理口碑也比较好,此种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压疮预防;循证护理
引言:循证护理模式会选择具备一定价值与可信度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证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问题并寻找实证,此举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此种模式具有三个要素,第一方面为可利用的护理研究依据,这些依据必须要与患者的实际相符合,第二个就是医护人员本身的技能、经验,这取决于护理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丰富经历,最后一个就是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护理需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建立联系,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当今这个医疗技术与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护理模式的真实、可靠、科学性受到了巨大挑战。拿本次研究中患者容易出现的压疮来说,通常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有关,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等是会导致组织溃烂的,严重者会坏死。大部分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为老年人,患者本身还存在着血液循环差、免疫抵抗力低等问题,除了基本治疗之外,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请见笔者采取对比手法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所选取的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所收治,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数量是相等的,从年龄以及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来看,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且值P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要保证患者的康复环境是清洁无污染的,要定期辅助患者翻身,给予必要的用药以及饮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
(1)体位护理:如果将患者的床头角度调整为30°或45°,患者是比较容易滑动的,骶尾部剪切力一旦增加时很容易形成压疮的,因此角度控制在5°~30°最为合适。对于90°翻身来说,患者的外踝粗隆部将会受到巨大压力,也是很容易产生压疮的,可以选择仰卧翻身,向左或者右斜30°即可。一般情况下,翻身时间为1次/2h,必要情况下可以选择1次/1h,对于骨突处或者身体空隙处可以选择垫软枕与海绵垫。有些皮肤因为受压较为严重可能会表现为淤血红润,这时翻身频率可调整为每30~60 min翻身1次,可给予患者敷料贴于受压部位,这对于抵抗力较弱的皮肤是十分适合的。尽量不要再骨骼突出处按摩。
(2)皮肤护理:医护人员可以将已使用的静脉营养袋进行清洗并消毒,然后注入1500~2000 ml的清水,再使用毛巾、棉布进行包裹后垫入压疮好发部位即可,可以选择2h翻身一次时同时移动水袋1次。医护人员应当在患者每次排便后帮助他们清洗局部皮肤,最好置软布、纸巾于便盆上,必要情况下要更换便盆以保护皮肤。床单与被褥等都是要保持清洁干燥的,要定期消毒。
(3)营养与心理支持: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在预防压疮期间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维生素等,如果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则可以选择补液、静脉输入高营养物质等,要为控制压疮演变提供有利条件。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向患者耐心讲解压疮预防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个小组的相关护理评分以及压疮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报告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现为[±]形式,行t检验,计数资料呈现为[n(%)]形式,行检验,根据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数据的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从实验数据来看,无论是治疗有效率还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由P值小于0.05可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请见表格(1)与表格(2):
2. 1护理评分对比
2. 2压疮发生情况
.png)
三、讨论
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容易发生压疮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模式虽然说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其护理方案并不具有过高的科学性,患者的预后还会是受到影响,严重者会增加死亡风险。
拿本次研究选择的循证护理模式来说,医护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的首要任务是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同时对患者的需求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借助一些文献或者资料来查找证据,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项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大部分医护人员会选择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有时会出现文献所提及的护理方法与患者护理需求不符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来验证护理证据,这是提高护理针对性的关键所在。从本此研究的实验数据来看,研究组的护理评分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而在划分的三个级别的压疮发生情况中,无论是每个级别还是总人数,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
总的来说,针对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来说,采取循证护理予以干预可以对压疮起到有效的预防效果,患者对护理的评分较高,口碑良好,相比于常规模式来说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丹丹, 高欣, 袁园. 重症病人压疮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探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12):215.
[2]王晓燕. 循证护理对于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在预防压疮实践中的效果[J]. 家庭保健, 2019, 000(030):173-174.
[3]蔡瑶泉. 循证护理对于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在预防压疮实践中的效果[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20):105.
[4]龚旭芬. 循证护理对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39):137.
[5]李岩, 王海播. 循证护理在危重症病人压疮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循证护理, 2019, 005(007):P.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