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提供 优质护理的价值观察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李秀
[导读] 目的:优质护理对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秀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邮编 650032
        【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对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2019年2月),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优质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的心理状态、胸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焦虑、抑郁和胸痛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效(P<0.05)。结论: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且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减少胸痛程度,并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急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多发人群已逐渐扩散至青壮年群体,严重损害国民身心健康和国家发展。临床上常建议患者优先选择经皮动脉血管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并积极纠正心律失常,但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1]。针对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临床护理也同等重要。有研究指出,采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信心,也大大增加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对多种内科疾病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本研究主要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55~75岁,平均(61.23±4.78)岁。对照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52~74岁,平均(62.16±4.14)岁。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患者(需完全满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且选择保守治疗;②生活能自理,知晓且同意本次临床实验。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②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③严重并发症;④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实验内容。
1.3方法
         住院期间,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主要包括:日常管理、用药管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等。将优质护理方式应用于观察组用,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初期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能积极配合治疗。(2)住院期间护理。先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和家属对于疾病的疑问。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减缓负面情绪,建立信心,以期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全程保持与患者和家属的畅通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结合病情调整治疗和护理方式。(3)家庭支持。积极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引导家属正确看待疾病,争取家属的全面支持,全身心配合医护治疗疾病[3]。
1.4观察指标
         (1)焦虑、抑郁和胸痛程度。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HAMA和HAMD)进行自评,分数越高,代表负面情绪越重。用数字分级(NRS)评价患者胸痛程度,无痛到剧痛分别用0至10表示。
         (2)护理满意度。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测评,满意度=满意率=满意人数/45×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HAMA、HAMD和NRS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焦虑、抑郁和胸痛程度
        实验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和胸痛程度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一。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1.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二。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是较为常见的心内科急症,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纠正心肌缺血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心律失常,但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因为手术禁忌症或者无法耐受麻醉药物,只能选择保守治疗。针对这类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更为关注他们的心境和行为,要积极消除焦虑和抑郁状态。有研究者采用优质护理治疗其他的内外科疾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4-7]。
        本次研究采用的优质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初期和住院治疗过程中提供符合实际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内容,与患者建立良性医护患三方联系,保持畅通的沟通和及时的交流,同时将患者的家庭纳入治疗全过程,使患者获得家庭的全力支持,保持健康的心态对待疾病。实验后,观察组的HAMA、HAMD和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式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比较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优质护理能够更全面的支持患者的治疗过程,并且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取得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减轻胸痛症状,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双方都认可护理工作。此次研究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值得在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房建斌. PCI联用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J]. 医药前沿,2020,10(28):124-125.
[2]    何艳. 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预防并发症的效果[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4):260-261.
[3]    肖吉业.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280-281.
[4]    何丽.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211-212.
[5]    杨秋莎.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运用探索[J]. 心理月刊,2021,16(08):191-192.
[6]    周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的护理要点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8):128+130.
[7]    王海兰. 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2):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