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荣
现职称主管护师 山东省沂南县妇幼保健院 邮编:276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持续人文关怀的护理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ICU护理,同期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P<0.05。结论:在ICU患者护理中通过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ICU;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价值
ICU当中所收治的患者其病情较为危重,具有一定的生命危险,与此同时患者身体处于比较严重的危急状态,更容易出现病情的波动,特别是精神心理层面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和刺激,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ICU病房内的仪器设备较多,患者处于陌生环境内使得精神压力进一步增加,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引起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病情康复和预后改善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做好ICU住院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帮助缓解其精神压力避免心理失衡,进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1]。近年来,人文关怀理念在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广泛,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有重要帮助。以下将分析在ICU患者护理中通过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本院ICU病房80例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2~83岁,均值为(53.7±1.4)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1~85岁,均值为(53.6±1.5)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常规ICU护理,如密切病情监测、管道护理、药物护理、皮肤护理和其他基础护理等;同期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方法为:(1)护患沟通:针对意识清醒患者需要注重与其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通过为患者提供帮助给予关怀,尽快构建优良融洽的护患间关系。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语言亲切和蔼,并适当的运用抚触、眼神交流等方式给予患者支持和关怀,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关爱。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及时了解其病情状况以及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提供护理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重症患者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在护理中可通过写字板以及动作触摸等形式与患者保持沟通,密切关注其面部表情状况,从而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护理帮助和关爱,消除其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和依存性;(2)情绪疏导: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保持面带微笑以及应用亲切和蔼的语调与其沟通,耐心倾听其心声,针对讲话不便的重症患者,可通过写字板、利用图文并茂的手段掌握其主诉,及时地进行安慰引导以及鼓励,尽快消除其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情绪疏导,如深呼吸、收听音乐以及转移注意力等;(3)环境营造:做好环境护理,结合气温状况及患者个体化需求等对病房中温湿度进行调整,严格控制病房内的人员数量,调整仪器设备的声音。在沟通时注意语调和音量,在进行体征检查等相关操作时,需要加强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结合患者的喜好需求等个性化的调整病房环境布置,例如摆放绿植等,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4)家属关怀:患者在ICU住院期间还需要与其家属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向其介绍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和病情状况,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家属的各项疑问。在患者经治疗病情恢复稳定后可以适当的允许家属进行探视,从而充分发挥家属的关爱支持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5)感染防控:积极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改变并配合拍背以及按摩等手段,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压疮等相关并发症。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征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做好切口、管道等相关护理工作,预防管路弯折、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1.3评价标准
(1)应用焦虑、抑郁测评表(SAS、SDS)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分值越高即负性情绪越严重;(2)2组患者在ICU出院前开展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评分组间对比
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2.2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P<0.05。
3讨论
ICU病房内的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危重,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需关注行之有效的护理服务,从心理精神等层面给予鼓励和安抚,同时满足其个体化的护理需求,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2]-[3]。持续性人文关怀的应用可确保患者护理服务中始终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指导,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并相应地提供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更好地提升其满意度。在护理中做好情绪疏导、家属关怀以及环境营造等多层面的护理服务,从而帮助改善其身心状态,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为病情的康复奠定良好基础[4]-[5]。本次的对比结果也表明,观察组在护理后负性亲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这表明,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运用可有效提高ICU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护理中通过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7):187-190.
[2] 李春华,李冬梅.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2):142-145.
[3] 井权.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0):69.
[4] 邢妍妍.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128,141.
[5] 隗茂丽. 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 东方药膳,2020,15(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