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梁艳玲;刘飘
邻水县人民医院;骨科病区 638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情况采取护理措施的主要护理要点。方法:选取140例在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70例,分别实施普通护理(常规组)和规范疼痛护理(实验组),比较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情况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普通护理,针对踝关节骨折手术后疼痛的患者采用规范疼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普通护理;规范疼痛护理;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护理要点
踝关节骨折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遭受到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的一种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现踝部疼痛、肿胀以及皮下可出现淤斑、青紫等现象[1]。由于人体的踝关节主要是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其属于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多数患者在术后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疼痛现象以及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相关医学研究专家表示[3],采用一定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本文将通过对本院1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规范疼痛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为选取140例在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7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患者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40.1±1.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患者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39.3±2.2)岁;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组成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在患者手术后严密观察其临床病情以及康复情况,同时为患者进行日常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1.2.2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规范疼痛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健康宣教:由于多数患者对于踝关节骨折术后的疼痛认识不足,所以在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感时,患者会害怕告知医护人员会降低其对于患者原发疾病的关注度,所以选择对于疼痛情况进行隐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普及踝关节的相关疾病知识,以及疼痛指导,需要告知患者如果术后出现持续疼痛的现象会大大降低其康复程度,所以希望患者与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提高其整体的治愈率;②镇痛护理:首先,患者完成手术后需要第一时间将其送回病房,为患者提供安静温馨的住院环境,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要需求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次,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其热垫调高到35°角左右,对患者的外固定石膏和辅料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调节松紧程度;对患者术后以及服用相关药物后的临床指标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不良反应等现象,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并进行及时抢救;如果患者的患处局部出现肿胀现象,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干毛巾包裹冰袋的方式进行局部冷敷,充分降低患者的神经敏感顺应性,同时也可以采取肢体气压泵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末梢血液循环加快,降低患者的血栓并发症发生率;③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术后疼痛会使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情、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对患者的消极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帮助其树立治愈信心,通过亲切的语言、柔和的动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整体提高护理依从性,避免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对治疗和护理产生抵触心理。
1.3指标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4]进行疼痛评估,如果患者的疼痛评估分数为0分,则表示其无疼痛;如果患者的疼痛评估分数为1~3分,则表示其轻度疼痛;如果患者的疼痛评估分数为4~6分,则表示其中度疼痛;如果患者的疼痛评估分数为7~10分,则表示其重度疼痛;总有效率=(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23.0统计学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χ2检验;组间差异明显,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1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情况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致使踝关节骨折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行走不慎、运动损伤或者交通事故以及骑车摔倒等行为不当造成,如果不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使其出现运动障碍,严重的还会直接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损伤[5]。临床治疗中主要根据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对其采用石膏固定或者相应的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以后会使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虽然对于骨折患者来说,疼痛是常见事件,但是如果疼痛感较为明显将会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同时也会使患者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引发多种并发症状。规范疼痛护理属于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疼痛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进行镇痛处理,减轻其疼痛情况,再辅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整体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同时树立治愈信心。
由此可见,针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患者采取规范疼痛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其在短时间内进行恢复。
参考文献
[1]洪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3):134.
[2]王海玲.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及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5):93-94.
[3]杨迎春.对手术后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缓解其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213-214.
[4]杨玉芳.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28(14):27-28.
[5]李翠莲,吴春辉,麦绍声,陈小磊,唐迎春.自主突破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