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菡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对体征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者进行研究,共计76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38例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8例是试验组,应用优质护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体征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满意度;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表示小儿心肌受到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变性、间质性炎症、坏死。病毒性心肌炎在夏季与秋季为高发季节,且学龄期儿童具有较高发病率,需引起重视[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配合科学护理干预[2]。本文将以76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者进行研究,共计76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38例是对照组,38例是试验组,。对照组患儿中,19例男患儿,19例女患儿;最小年龄是2岁,最大年龄是10岁(5.65±1.21)岁;病程平均值是(13.42±0.87)天。试验组,20例男患儿,18例女患儿;最小年龄是2岁,最大年龄是11岁(5.78±0.69)岁;病程平均值是(13.65±1.91)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向患儿家属普及疾病知识,提升疾病认知水平,定期检查患儿体征,做好感染预防与控制。
试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密切检测患儿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电、血压等,重症患儿若病情严重可转入ICU治疗,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加强呼吸道护理,加强翻身与拍背频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若患儿排痰困难,专项吸痰。控制药物注射,在静脉注射时,因速度过快增加患儿心脏负担,若患儿年龄低于3岁,控制静脉注射速度为3-6滴;3-8岁儿童,控制静脉速度为7-10滴;若患儿年龄超过9岁,控制静脉滴注速度11-13滴。加强饮食管理,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少食多餐,控制食盐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定时排便。加强心理管理,关注患儿情绪变化,及时排解与安慰不良情绪。
1.3 效果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体征消失时间,之后,评估护理满意度,有三个量表组成,即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ASS24.0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X2检验,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体征恢复时间是(7.34±0.89)天,对照组是(10.12±0.91)天,差异P<0.05(T=4.5235)。
2.2两组患儿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优质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在该护理模式中,与患者的身体状态、疾病特点相结合[3],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包括安全护理、心理指导、体征护理与饮食护理等,针对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消除,进而促使症状有效改善,促进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可见,试验组体征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优质护理,展开患儿家属的陪护宣教工作,使患儿家属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进而使治疗效果更佳,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恢复[5]。
综上所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得到满意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莉.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价值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5):51-53.
[2] 刘一华,王金花.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中实施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78-80.
[3] 许丹,刘颍.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6):181.
[4] 唐斌娟.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可行性及成效[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5):74-76.
[5] 周昀.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