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辉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对患儿临床症状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78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系统化护理),每组各39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热、脱水、腹泻消失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系统化护理,缩短治疗时间,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系统化护理;满意度;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配合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治疗效果[1]。本文将以78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78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9例,本研究在2019年10月开始,在2020年10月结束。参照组,17例是男性,22例是女性;年龄(7.93±1.81)岁。研究组,1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7.67±1.7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患儿家属讲述疾病有关知识,由患儿家属辅助治疗,使用玩具、电视等转移患儿注意力。
研究组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①积极与患儿互动,积极与患儿沟通交流,引导患儿讲出不适感、自身想法,护理人员耐心、仔细倾听,与患儿配合,微笑或者蹲下,眼睛平视患儿,对患儿的内心变化进行分析,确保患儿充分信任护理人员,拉近彼此的距离。②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讲述疾病知识,其中包括疾病机制、病因、临床症状、危害和治疗机制及作用等,提升患者家属的认知能力。③饮食应当清淡,同时需富含纤维、优质蛋白、维生素等,采用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对于辛辣刺激类食物,应当禁止饮食,增加饮水量。④关注症状变化,观察并发症先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光线充足。
1.3 统计学方法
详细统计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随后,向患儿发放护理质量调查表,包含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发热、脱水、腹泻消失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所示。
.png)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如表2所示
.png)
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主要症状为腹泻[2]。因小儿肠粘膜屏障功能与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极易受到轮状病毒侵犯,可损伤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3]。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者自控能力很差,性情暴躁,且爱哭闹、好动等,无法与医护人员有效配合,遵医嘱能力差,护理难度增加,护理质量无法保障[4]。系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针对儿科患者制定的一种护理方式,针对小儿好动、哭闹等特点,护理人员使用和蔼动作、温和预期与患儿沟通交流,确保患儿充分信任医护人员,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主动面对治疗,促使护理配合度不断提升[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系统化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患儿发热、脱水、腹泻消失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系统化护理,缩短治疗时间,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雷江晶,袁金娟. 系统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2):174-176.
[2] 郭玉平,刘晓云.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8):3445-3446.
[3] 胡杨杨.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细节护理应用[J]. 饮食保健,2021(6):9.
[4] 骆美容.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4):142.
[5] 代梦琴. 细节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