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技能训练在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评估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宋义波
[导读] 目的:分析个体化技能训练在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宋义波
        重庆市巴南区精神卫生中心    邮编401346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技能训练在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02-2021.02在精神专科医院系统治疗后,回到社区进行居家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康复护理中开展个体化技能训练,可显著提升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个体化技能训练;精神病;社区;康复护理
        随着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使得精神病患者成为了临床上的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1]。这类患者不仅自身遭受着来自疾病的折磨,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时甚至造成社会危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非常重要的[2]。但精神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多数患者在经临床治疗后,需在社区完成后续的康复治疗[3]。因此,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我中心将个体化技能训练引入到了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02-2021.02在精神专科医院系统治疗后,回到社区进行居家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21~62(52.42±7.05)岁;病程1~11(5.74±1.21)年;疾病类别包括精神分裂症38例、双向情感障碍10例;偏执型精神病2例。观察组中包括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3~60(51.73±6.83)岁;病程1~12(5.28±1.09)年;疾病类别包括精神分裂症37例、双向情感障碍11例;偏执型精神病2例。两组的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个体化技能训练:①自我处理药物技能训练: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理解能力和接受情况,采取合理的个体化方式帮助其掌握精神病的药物治疗知识,包括药物识别、服用方法、副作用等,并针对个体化存在的用药问题给予针对性训练。②自我处理症状技能训练: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发病特点,指导其掌握自己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在发病前进行早期自我管理,最大程度上控制病情,降低危害。③社会相关技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重返社会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首先加强沟通交流训练,使患者能够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其次进行社会压力适应训练,提升其压力耐受力;最后加强个体化技能训练,采取观看影像资料、情境训练、课程训练等方式,提升患者的个体化技能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均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应用分别应用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常规的社区康复护理,在开展过程中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治疗上,而患者的绝大多数护理工作则是由家属来完成的,而家属的专业知识欠缺,导致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差[4]。个体化机能训练的开展,则将护理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上,对患者开展处理药物、处理症状、重返社会等一系列的技能训练,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的管理自身,能够规范用药,在发病前进行早期管理,从而降低疾病的危害,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5]。
    综上所述,在社区康复护理中开展个体化技能训练,可显著提升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林兵, 毛奕, 叶旦. 正念疗法联合利培酮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21, 028(005):686-689.
[2]陆沈艳, 磨丽莉, 廖海岑,等. 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联合音乐疗法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027(008):22-25.
[3]马灵亚, 周芙蓉, 王意兰. 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057(018):90-92,96.
[4]舒代明. 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018(010):150-153.
[5]刘灵江, 陈益青, 朱辉,等. 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家庭干预对农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014(028):2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