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 唐琪 毛爱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输液过程是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措施;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静脉治疗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治疗手段,护理人员直接管控整个静脉治疗的过程,所以,最终的静脉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护理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密切相关。一旦,护理人员由于缺少经验或者是能力不够而出现操作失误的话,就会使得静脉治疗的风险系数不断上升,进而导致医患纠纷问题频发[1]。所以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剖析使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对于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运用成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有100例,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24~6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48±4.2)岁;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有100例,男47例,女53例,年龄27~6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24±4.8)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遵照医师的嘱托给患者用药,对其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根绝患者的反应适时的调整输液速度,并密切留意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对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以此来提升其专业护理能力。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让患者从穿刺工具、正确用药、管道维护等几个方面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然后根据患者的意见和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护理服务。用药管理:对耳鼻喉科静脉治疗患者优先考虑药性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副作用少的天然植物药类,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将静脉输液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层,详细记录每位患者静脉输液的风险程度,之后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对静脉输液的风险进行实时地管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给药、控制感染、管道维护、穿刺工具等,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导管堵塞、过敏性皮炎、导管脱出。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png)
2.2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png)
3.讨论
静脉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各种疾病中,随着人性化理念的不断传播,大家越来越关注静脉治疗的安全性,进而,也提升了整个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标准要求。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使得整个护理过程能够高效的进行,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2]。
从研究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使用规范化管理措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的结论。运用规范化管理措施,会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上的培训,确保其在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有效的运用到对患者的护理中来,例如加大对护理人员在静脉穿刺、导管维护、正确用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让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使能够找准穿刺点,并能够应对对各种特殊情况[3]。同时,为了确保各种规范化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实处,医院还需要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优化静脉治疗的流程,对护理人员按照专业水平的高低进行层次管理,进而做到在让患者称心的同时又能提升护理质量[4]。
总而言之,运用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形式,不仅能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感到称心,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步。是一种正当的、高成果的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行运用[5]。
参考文献
[1] 汪洋, 张华甫,沈傲梅等.静脉通路护理门诊护士对 PICC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 [J].天津护理,2019(004): 93-397.
[2] 张京慧,唐四元,贺连香,等.PICC 规范化培训与 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9, 23(24) : 3424-3425.
[3] 张满霞, 赵景玲.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16(22) : 103-104.
[4] 张兰兰,金静芬,吴欣娟,孙彦文.临床静脉给药事件错误现状及规范化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19, 19(57) : 354-355.
[5] 栗素芳,李旭英,谌永毅. 研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56) : 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