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00029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接收的1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服务,然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75%)和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88.75%)、(90.0%),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服务,既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护理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不同年龄与性别均有可能发生,大多数患者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电图表现为RR间期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的快速心律,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轻重不一,轻则伴随有头晕、胸闷、心悸、焦虑不安,重则有可能诱发心绞痛、晕厥、休克、心力衰竭与阿斯综合征等,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射频消融术属于临床常见的经皮导管技术,其可以使患者阻断折返通路或心律失常病灶得到永久性消除,进而使心律失常达到根治的目的。在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时,还需要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接收的1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4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在25-68岁,平均(47.5±1.4)岁;实验组中4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在26-68岁,平均(47.8±1.5)岁。两组患者在临床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做好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的密切观察和记录工作。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提供了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可能对射频消融术不太了解,极易诱发焦虑、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方法、流程及重要性,并耐心向患者讲解成功病例,以此来使患者的负面心理和紧张情绪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提高其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性;(2)术前准备。术前告知患者按照医嘱停止服用超过5个半衰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电生理检查时导致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对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给予检查和记录,便于后续术中、术后的对比。按要求备好大小便器,引导和鼓励患者床上练习排尿。此外,做好双侧腹股沟、双侧颈部、会阴部的皮肤准备工作,为后续手术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1.2.2术中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加之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不可避免会诱发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手术开始后要以亲切、和蔼、平静的语气来协助患者配合临床手术治疗,以此来缓解其害怕和紧张的心理,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2)提高护理操作。在术中,护理人员要配合好医生的手术操作,并对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意识变化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和记录,查看患者有无气胸、心脏压塞、心脏穿孔、胸痛等症状。同时,保证护理操作干脆利落、动作轻柔、准确到位,以此来降低不良刺激诱发的不适感。
1.2.3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电持续监护,查看其是否存在房室传导阻滞、有无快速心律失常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2)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对于动脉路径者需卧床24h,静脉路径者需卧床6-12h,严密观察穿刺局部血肿、出血及同侧下肢足背皮肤颜色、动脉搏动情况,询问患者下肢是否存在麻木、疼痛等;(3)健康指导。引导和鼓励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病情稳定的同时,需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且术后定期来院复查。
1.3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未见不良反应;显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2)通过选择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来分析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80-89分表示比较满意、70-79分表示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差异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进行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对比
通过相关护理后得知,实验组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得到改善,其中54例治愈、25例显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75%;而对照组中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其中35例治愈、37例显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得知,实验组中有59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7例患者表示比较满意、4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100.0%;而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22例患者表示比较满意、10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8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0.0%。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射频消融术属于常见的介入手术,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阶段,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护理服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彩,陈冬梅,左燕妮.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科学养生,2021,15(2):59-60.
[2]崔红艳.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行射频消融术并发心包填塞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9(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