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探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田云云
[导读] 目的: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探讨。
        田云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于研究期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纳入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n=30),另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n=30),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各维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94.35±4.28)高于对照组患者(85.72±3.26),(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神经、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作用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度
        脑梗塞是一种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疾病,主要因脑部的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等因素引起。在中医理论中,脑梗塞又称中风,主要由正气虚损、肝阳暴亢、血脉瘀阻导致的气血逆乱、阴阳失衡疾病,临床症状包括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是口眼涡斜、半身不遂及言语不利等。除对症治疗外,科学的护理干预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对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60名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19年6月-2020年6月,纳入60名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中,有男性20名,女性10名,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57岁,平均年龄(64.05±3.47)岁,病程最长者50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病程(22.96±4.88)个月;
        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中,有男性14名,女性16名,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55岁,平均年龄(64.10±3.45)岁,病程最长者48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病程(22.88±4.92)个月。
1.2方法
        常规护理:按照脑梗死常规护理流程,完成护理任务。
        优质护理服务:(1)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病区进行定期清洁,保证病房内的通风、消毒,维持病房内的舒适,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当限制病房无关人员的出入,保证患者的休息质量;(2)认知宣教。根据患者的个人背景、病情情况,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当根据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病情的知识宣教,重点包括脑梗塞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患者的自我护理等内容,以提高患者的病情认知度;(3)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的变化情况,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于病情、治疗的担忧,回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计划与日常康复训练计划,饮食需注意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日常康复训练注意肢体功能的训练,以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1)参考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SF-36),自拟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判定,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每个维度满分为25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
        (2)护理满意度[3]:满意度评价在患者护理干预结束时以问卷调查现场填写的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沟通充分性,护理人员的沟通态度,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度等,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各维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下表1:

2.2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94.35±4.28)高于对照组患者(85.72±3.26),(p<0.05)。
3讨论
        脑梗塞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起病急、发病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临床中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4]。本次研究即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实际情况,为观察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结合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于病情及预期护理效果的认识,进而降低患者因其他因素影响病情的恢复,为患者病情的良好恢复以及预后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5]。
        综上,针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神经、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慧新.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199.  
[2]张兆云. 分析和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173.
[3]袁珍.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0):110,119.  
[4]王海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9):149.  
[5]张晓晴. 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1):283-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