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预防PICC导管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武会苹 韩江朋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预防PICC导管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影响。

        武会苹  韩江朋通讯作者
        上海长征医院  200040
        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预防PICC导管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本院采用PICC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 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80.00%(28/3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14%(34/3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28.57%,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比(P<0.05)。对照组PIC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少于观察组,对比(P<0.05)。对照组导管留置成功率71.43%(25/35),观察组导管留置成功率94.29%(33/35),观察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在PICC导管的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预防;PICC导管;压力性损伤;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且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安全性也更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中[1]。PICC导管在满足静脉治疗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静脉输注造成的并发症[2]。在临床中采用PICC导管进行治疗时发现,由于导管的后段尾翼较重,且还有拇指夹,致使拇指夹与皮肤接触的地方常常会出现压力性损伤能情况,导致引起患者的强烈不满[3]。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本院采用PICC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针对无缝隙护理在预防PICC导管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本院采用PICC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5例,年龄35-75岁,平均(55.78±5.35)岁;观察组男29例,女6例,年龄36-78岁,平均(56.49±5.79)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无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健康知识宣教,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1)置管前: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PICC置管的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向患者讲解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维护置管的相关知识。(2)置管中护理:PICC导管置入后,告知患者相关操作配合,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等负面情况。(3)置管后护理:指导患者将导管带回家后如果进行维护等。(4)并发症护理:对易出汗的患者,可采用透明敷料后无菌纱布,确保透气性充足,避免引发感染。输液完成后可通过脉冲式冲管等方式减少导管堵塞的情况。由于PICC导管的特性,可能会引起压力性损伤,可采用泡沫型敷料等放置在导管与皮肤接触的部位,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总满意度80.00%(28/3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14%(34/3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28.57%,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比(P<0.05)。见表2

        2.3两组PICC导管留置情况对比
        对照组PIC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97.83±45.36)d,观察组PIC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26.86±52.79)d,对照组留置时间少于观察组,对比(P<0.05)(T=2.4675,P=0.0162);对照组导管留置成功率71.43%(25/35),观察组导管留置成功率94.29%(33/35),观察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X2=6.4368,P=0.0112)
        3讨论
        PICC导管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肿瘤静脉化疗的一种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4]。在PICC置管前、中、后给予患者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留置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对压力性损伤起到预防作用,显著提升护理质量[5]。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总满意度80.00%(28/3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14%(34/3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28.57%,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比(P<0.05)。对照组PIC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少于观察组,对比(P<0.05)。对照组导管留置成功率71.43%(25/35),观察组导管留置成功率94.29%(33/35),观察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
        综上所述,在PICC导管的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ZHAO Jing.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ICU感染性休克引发急性肾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026(017):235-237,241.
[2]李俊娜. 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对脑瘤患者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v.29(16):173-175.
[3]谭凤英, 李力. 无缝隙护理在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v.18;No.444(04):87-89.
[4]欧婷婷、郭飞容、庄丽红.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v.18;No.470(30):107-109.
[5]李瑛珊.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预防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J]. 保健文汇, 2018, 000(011):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