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佩
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47000
摘要:目的:对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并具体分析疗效。方法:从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接诊的此类患者中选取70例,并做分组,具体划分为A组(对照)35例,实行常规护理,B组(研究)35例,行临床护理。医护人员需记录具体观察指标。结果:B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为理想,治疗依从性更高,与A组相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有效开展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助力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因而具有着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临床护理
在临床研究中指出,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其实就是精神科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但是发病至后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发病诱发因素有着多样,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患者自身对情绪管理的不当。发病后患者多表现为单向或者双向的情感功能异常,甚至于与医护人员进行争吵,不遵医嘱,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会抵触治疗,不仅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还会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1]。本次研究则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分析引入临床护理的积极作用,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患者70例,并保障全体患者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我院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病史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男性患者41例,均龄为(46.17±5.02)岁,平均病程为(9.4±4.1)月,女性患者有29例,均龄为(47.13±5.24)岁,平均病程为(9.3±4.1)月,均调查显示,全体患者在年龄、病程等诸多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纳入标准:被我院确诊为躁狂症抑郁症患者,部分患者有吸烟、酗酒史,且伴有一定的心肝肾疾病,药物服用之后,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讲解研究中存在的注意事项、风险问题等,并于此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为有效推进研究进程,经我院医护人员慎重决定指出将对全体患者进行分组处理,以系统抽样的方式将70例患者依次进行00-69的编号,并分为两组,A组、B组,随后展开积极研究[2]。
对A组(对照)35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我院对此类患者的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并记录焦虑、抑郁评分。
对B组(研究)35例患者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包括以下内容:①组建专门的临床护理工作小组,由护士长带头,在我院选取优质护理人员10名,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五年以上的精神科病人护理经验,在该方面的护理工作中有着独特的见解,能够积极的应对各类突发情况[3]。②制定临床护理方案,依照此类疾病的临床特征展开积极调研工作,分析患者发病时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一一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并一一进行有效落实。③严格记录好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按照原有的护理计划作出调整,尤其是要引入家属来共同进行对患者的护理,因为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都指出,家属对患者的护理是整个护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能够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护理。家属对于患者的关心与理解更能帮助到患者的康复,能够帮助到患者有效舒缓不良情绪[4]。④召开专家讲座,并合理安排患者入座,学习情感宣泄的方法,做好自我调节工作。最后,患者出院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康复指导,并为患者制定户外活动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案。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需要积极记录A、B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记录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为后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4统计学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将记录好的观察指标进行整理,以SPSS21.0软件做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研究论证发现,B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之后明显下降,且与A组差异较大,P<0.05,可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具备着较好的效果。且通过对比A、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来看,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与A组差异较大,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2:
.png)
3.讨论
躁狂症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极度失控的状况,且难以实现度自我情绪的管理,这就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此种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会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发脆弱,使得患者对于自身的情绪越发的不受控。医学界中指出展开对患者的积极治疗,并利用临床护理路径来展护理工作,能够很好地帮助到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与管理,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组建护理小组,并利用护理小组来商讨护理方案,规避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因而可以有效提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帮助患者舒缓情绪,降低焦虑、抑郁评分[5]。而我院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此类患者运用临床护理的研究,以上研究充分表明,利用此护理方式能够积极助力于患者的康复,做到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的共同配合,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公宝霞.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的临床护理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10):56-57.
[2]刘艳新.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05-306.
[3]谢应菊.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83+385.
[4]蒋悦,曾珍.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5):73.
[5]谢永英.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19(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