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道玉,田忠梅
安康市中医医院 725000
【摘要】目的:血液透析(HD)治疗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90例透析病人资料收集。总结常见护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血液透析治疗是慢性肾功衰竭病人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治疗中常出现低血压反应,内瘘穿刺针拔脱,肌肉痉挛,凝血和出血等使血液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同时还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忧郁和恐惧等,使治疗不尽人意,影响病人的透析质量及效果,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率。结论: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HD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问题;解决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病程民、病情反复、治疗费用高、民期严格控制饮食、自主能力下降、透析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反复穿刺及采血的疼痛,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导致他们心理特别脆弱,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悲观、抑郁、失望等不良情绪。他们也渴望爱与被爱,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给予这个特殊的人群,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体现整体优质化护理的道德理念。通过对90例现有透析病人资料收集,我们体会到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严密观察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完成的关键。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通过对90例透析病人资料收集,其中男性患者为50例,女性为40例。患者年龄在16-84岁,平均年龄为52.68岁。其中,患者伴有其中病症的主要有高血压、多囊肾、狼疮肾、痛风、糖尿病等。患者透析时间在3个月-11年,平均时间30.34个月。
1.2 方法
1.2.1在开展治疗之前给予500ml的生理盐水加20mg肝素钠预冲透析装置20-30分钟。
1.2.2调节治疗参数:血流量200-250m1/分,肝素用量根据活化凝血时间(AC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BTT)来确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并根据透析中出凝血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1.2.3血管通路:永久性插管32例、内瘘46例、临时性插管2例。
2 结果
本组1例治疗中突然出现黔声呼吸,呼之不应,因及时发现立即下机回血,给0.9%盐水5OOmI静滴,病人意识逐渐恢复。此组中未发生休克死亡。
本组病例中有3例因变换体位动作过大、进食发生针头脱出血管外,另1例因低血压烦躁,内矮针一部分脱出血管外,因发现及时未发生危险。
本组病例中有1例病人在用低分子肝素透析中突然消化道大出血,经抢救病人脱离危险。
3 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低血压及护理措施
低血压是HD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50%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为超滤量过多,超滤速度过快引起的血溶量下降,其次为透析中服用降压药,再次为透析中进食引起和心功能差引起。
为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在HD治疗中,病情平稳病人每1小时测血压、脉搏1次,对年龄较大,反应迟钝以及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加强观察,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仪,每30分钟测血压、心率1次并做好记录,发现打哈欠、腰背部酸痛、出冷汗、眼花、便意、烦躁等低血压先兆症状及测血压时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立即处理,报告医生,减慢泵速,暂停超滤,平卧,给氧气吸入,补充血溶量,给0.9%的生理盐水100-300m1静滴,50%葡萄糖或10%氯化钠静注,多数病人情况就会得到改善,严重者提前下机。容易发生低血压反应的病人,在治疗中可调整钠浓度145-140mo1/L或透析液温度35.5-36℃,不在透析中服用降压药或进食。加强病人管理,控制病人入水量,让病人进低盐饮食,2次透析间体重尽量控制在体重的5%以内。
3.2 肌肉痉挛及护理措施
肌肉痉挛在透析中发生率10%-15%,常发生在透析后期出现,多为下肢肌肉,主要与超滤过多,循环血量减少,肌肉过多脱水;另外脱水过多过快时,四肢血管出现代偿收缩,而导致肢体缺血也是肌肉痉挛的原因,此外还与低钙血症有关。发生肌肉痉挛时让患者身体下移,用脚顶住床挡用力伸直或帮助患者捍痉挛的肌肉,严重者可以扶其站立,必要时给高渗糖或盐水,10%葡萄糖酸钙静注。低钙者平时让病人进食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含钙高的食物。
3.3 穿刺针脱出血管及护理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时间长,病人进食、饮水、翻身活动等容易将针头拉脱,为防防止针头脱出,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要求不能随意改变体位;病人烦躁时应注意肢体的固定,保护好穿刺部位;选用黏性好的胶布,穿刺成功后十字交叉牢固固定穿刺针,帮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加强巡视,工作人员每30分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漏、胶布固定是否完好;同时观察血透机上,动静脉压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一但发现针头脱出血管外,立即关血泵,以减少血量损失。采取措施尽快将体外循环血液顺利返回体内,避免凝血。
3.4 凝血及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是否顺利进行,其有效抗凝是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血液透析治疗中虽然肝素用量按ACT或ABTT来确定个体化抗凝治疗很少发生凝血,但治疗中往往因输血,血流量差,而增加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不得不提前下机或更换透析器及管路,这影响到超滤量和溶质的清除,病人血量丢失,同时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在HD治疗实施前对患者凝血状态充分评估,并监测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凝血状态,每小时观察跨膜压、静脉压等治疗参数,如发现静脉压、跨膜压升高,透析器变黑,静脉壶分层或静脉壶变硬,可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路,发现凝血及时跟换透析装置或提前下机。
3.5 出血倾向及护理措施
资料显示,肝素抗凝引起的出血并发症达10%-30%,在应用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透析的病人,HD实施前应评估患者出血的风险,治疗中严密观察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情况,内瘘针周围或插管部位有无渗血、有无鼻纽、腹痛、解黑便等情况,一但发现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停比追加肝素,下机用鱼精蛋白对抗,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3.6 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可改善(MHD)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和不依从行为。因此,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失地进行心理护理。此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是实施心理护理的保障,应避免透析中意外事故发生,护理操作熟练,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从而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去情绪,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萍,黄岭娥,林小兰.基于护理安全管理原则的临床路径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 2017(11).
[2]季红.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心理月刊. 2020(22).
[3]张彬,林璟华,陈华玲.基于人格分型的“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