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哲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麻醉科 610501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后治疗直到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指的就是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在术前的5-7天到术后的7-12天。
1.手术性质的分类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急诊手术。由于病情紧迫,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行手术;(2)限期手术。手术后时间可以选择, 但是要有一定限度,不宜推迟过久,应该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3)择期手术。施行手术的早晚并不会影响手术效果,可以进行充足准备。
2.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
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和患者要进行术前谈话,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严谨。要符合医疗原则和诊疗常规;(2)准确。保持用语规范,避免歧义;(3)全面。要尽可能包括各种情况、结果以及应对措施;(4)负责。要体现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2)预防感染
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当手术较为特殊时,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2)肠道手术;(3)操作时间长、创伤面积大的手术;(4)开放性创伤,创面已经有污染或有广泛软组织损伤,或是清创所需时间较长以及难以彻底清理的患者;(5)涉及到大血管的手术。
3)胃肠道准备
成人从术前12小时开始禁止饮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止喝水,防止因为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用肠胃减压。涉及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在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食,对于幽门梗阻的病人,可以利用3%盐水洗胃,通常对于一般性手术而言,术前一天可以用肥皂水灌肠。
4)结直肠术前准备
有梗阻的患者应该禁止饮食,给胃肠道减压;没有梗阻的患者应该在术前1-2天以流食为主。术前每日进行普通灌肠,手术前一日晚上以及手术后当天清晨进行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在手术前的2-3天可以口服肠道抑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K。
5)特殊准备
特殊准备内容包括:(1)术前检查。要对患者的血液、大小便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还包括凝血机制、心肺、肝肾等各器官功能,以及血糖常规、彩超、胃镜等;(2)营养检查。通过体重、皮下脂肪厚度、血浆白蛋白等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3)脑血管病。80%的脑血管病发生在手术之后,主要是受到了低血压、房颤的心源性血栓影响,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患病几率更高;(4)肺功能。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和相关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在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患者在术前应该戒烟2周,进行呼吸训练,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应该推迟到治愈后的1-2周,如果为急诊手术,应该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6)戒烟、排痰、床上排便指导
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长期吸烟者在住院后应该立刻戒烟,要求特殊体位下手术的病人,例如甲状腺手术,术中取头后仰、颈部过伸姿势,术前2-3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训练。术后病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术前应该进行卧床大小便的练习,防止因为手术创伤和麻醉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尿潴留和便秘,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尿潴留。因此在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练习。
7)皮肤准备
皮肤准备的重点是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如切口周围毛发不影响手术操作,则不用剔除,反之则应该全部剔除。但清洁皮肤仅能清除皮肤表面的细菌,及时利用消毒液也难以彻底清除。常驻在皮肤深层的细菌还可以随着汗腺、皮肤腺的分泌留在皮肤表面,形成新的细菌。皮肤准备最好为手术日的早晨,如果准备时间在24小时以上,则应该重新准备。除此之外,在手术前的一天,患者应该洗头、理发、剪指甲,更换贴身衣物。
8)麻醉前评估
麻醉之前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各项并发症,降低意外出现的概率,所采取的评估手段为阅读病人病历、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检,要和患者进行充分交流,掌握患者病情。主要的评估内容如下:(1)要获取患者的详细病情信息,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特殊检查,同时要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检测,科学预测和模拟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主治医师要和麻醉医师进行交流沟通,和病人获取共识;(2)要对病人进行全面引导,向患者科普麻醉和病情的有关知识,尽可能减少患者对手术产生的负面心理状态,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感;(3)麻醉评估时间为手术前一日;对于急诊手术而言,要在手术之前进行评估;(4)评估重点包括患者的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凝血功能等。
总而言之,不管是对于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而言,在手术和麻醉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用于减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术前准备和评估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要引起患者的充分重视,在饮食、营养、健康、生活习惯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为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