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马金莲
[导读]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炎症性疾病,患者内生殖器与周边相关结缔组织等出现炎症,该疾病具有经久不愈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也是妇科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

        马金莲
        蒲江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611630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炎症性疾病,患者内生殖器与周边相关结缔组织等出现炎症,该疾病具有经久不愈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也是妇科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复发率较高,同时病情缠绵,引起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以及腰骶酸痛等相关症状,部分患者还伴随痛经以及月经失调等症状,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疾病原因。中医将慢性盆腔炎纳入到“痛经”、“妇人腹痛”以及“带下病”等范畴当中。研究发现慢性盆腔炎的病机往往与湿、热、瘀、寒有关,对于脏腑功能造成损伤,同时任带二脉受损,使得胞脉气机受阻,通过应用中医药进行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安全性良好以及效果显著等优势。
        1、中医药辩证治疗
        结合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病因病机可将该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型,例如常见的湿热蕴结型、寒凝血瘀型以及气滞血瘀型,通过进行辨证治疗是中医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疗中的主要原则为活血化瘀以及清热利湿,可应用中药自拟方剂进行治疗,包括丹参、泽泻、椿根皮、黄柏、桃仁、莪术、赤芍以及香附等,经期可增加延胡索和益母草。具有输卵管积水情况者,可增加鱼腥草、泽兰、车前草以及猪苓等。存在癓瘕者可增加牡蛎三棱、煅瓦楞子以及浙贝母等。具有输卵管黏连不通情况者,可增加皂角刺、枳壳、路路通以及王不留行。对于经期延长以及淋漓不尽的患者,可增加贯众炭、乌贼骨以及炒荆芥穗等。属于寒湿凝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温经散寒以及化瘀除湿,可应用中药自拟方剂治疗,其中包括当归、茯苓、赤芍、延胡索、香附、川芎、生蒲黄、苍术以及桂枝等。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例如体虚显著者可增加党参,具有包块者可增加三棱和甲珠。也有研究者将慢性盆腔炎分为寒热内蕴型以及瘀热内阻型。其中瘀热内阻型在治疗中可遵循扶正清热以及活血化瘀的原则,给予生黄芪、川楝子、败酱草、桃仁、土茯苓、丹皮、赤芍、制香附以及当归等。对于寒热内蕴型则需要遵循温阳散寒以及活血化瘀的基本原则,可应用附子、败酱草、桂枝、薏苡仁、乌药、丹参、丹皮和制香附等进行治疗。
        2、中医名方验方治疗
        中医在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治疗中经历了长期的观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总结了诸多名方和验方,如果运用得当那么便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比如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方剂四逆散合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预防复发。

给予患者大黄牡丹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方进行治疗,也可取得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再比如应用中医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应用中医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进行治疗,此方剂当中包括当归、鸡血藤、白术、白芍、柴胡、连翘、延胡索以及川芎等;应用中医药慢盆合剂进行治疗,此方剂当中包括丹参、甘草、蒲公英、土茯苓、败酱草、桂枝、延胡索、苦参、香附、桃仁、赤芍等;还可应用中医药马齿苋汤进行治疗;除此以外盆腔炎汤也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的常用中医验方,其中包括柴胡、甘草、枳壳、路路通、川楝子、延胡索、香附、益母草、白芍、丹参以及赤芍等。
        3、中成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患者往往病程时间较长,所以传统的中药口服治疗中需要进行煎煮,使得患者的服药不变。而中药新药的不断研究以及开发,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中药针剂、颗粒剂、片剂以及冲剂的广泛应用,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便捷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例如应用中成药鱼腥草注射液以及当归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妇科千金片口服也可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妇炎康泰冲剂当中包括蒲公英、香附、鳖甲、桃仁、延胡索以及三棱等,在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盆炎净颗粒口服可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中成药金刚藤糖浆也是现阶段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的常用中成药。
        4、中药外治疗法
        (1)中药直肠用药治疗
        采用中药直肠给药的手段,能够确保药物在患者直肠迅速吸收,提升局部的药物浓度,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病灶位于盆腔,采取直肠给药的方法能够确保药物通过盆腔静脉丛迅速吸收,进而使药物快速抵达病灶局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直肠给药的方式可不通过肝脏进行药物代谢,有利于缓解肝脏负荷,同时也可避免中医药口服治疗对患者胃肠道产生的不良刺激。例如应用中药灌肠合剂进行治疗,该方剂当中包括红藤、三棱、败酱草、丹参以及黄白等,通过直肠用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中药自拟方剂其中包含红藤、甘草、败酱草、蛇床子、元胡、鱼腥草、黄柏、蒲公英、赤芍、三棱以及川芎等,将中药进行浓煎最终实施保留灌肠,可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中药方剂慢盆灵通过直肠给药,其中包含党参、蜈蚣、山药、土鳖虫、薏仁、牛膝、败酱草、黄芪、三棱以及白术等,进行浓煎后给予患者保留灌肠治疗。应用中药肛肠点滴进行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疗效,该治疗手段与保留灌肠疗法相比优势突出,例如进行肛肠点滴能够控制滴注速度,产生的局部刺激性较小,同时药液在患者肛肠当中也能够保留相对更长的时间,确保药效的充分吸收。应用盆炎栓每晚一粒,将其塞入患者肛门内,该中药中包含黄柏、肉桂、马齿觅、山慈菇、赤芍、夏枯草以及桃仁等。中药栓剂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其优势突出,例如刺激性较小及药物吸收速度较为缓慢,因此作用时间明显延长,同时中药栓剂的用药方法较为简便,患者也更容易掌握以及接受,因此更利于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2)皮肤用药治疗
        所谓皮肤用药,也就是通过外敷用药进而使药物能够透皮吸收,帮助调节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退。例如应用中医药妇炎膏贴,将其敷贴在患者附件处和子宫处,中药当中包含白花蛇舌草、冰片、夏枯草、小茴香、穿山甲、当归、没药、赤芍、乳香、三棱以及莪术等。应用活血化瘀消炎散,将其研磨为细粉并加入水将其调和为药膏敷贴在患者神阙处,以纱布进行覆盖,最后利用胶布妥善固定,再通过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有利于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应用消痛散,方剂中包含五倍子、芒硝、败酱草、生大黄、红藤、当归、香附、赤芍等,将药物研磨为细粉并装入药袋内,加热后进行外敷。
        中医药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优势突出以及疗法多样,其效果确切且具有显著的优势,是现阶段公认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