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魏卿
[导读] 重症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是我国所有疾病中最高的,和致残率几乎一致。

        魏卿
        彭州市人民医院 611930
        重症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是我国所有疾病中最高的,和致残率几乎一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患重症颅脑外伤的病人高达60万人,而其中有10万人因治疗无效而死亡,由此可见该疾病的死亡率之高。正因如此,重症颅脑外伤在我国医疗事业上受到的关注度极高,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得知,大部分重症颅脑外伤都是因为交通事故、工业上工矿作业事故,高空坠落、跌倒锐器或者钝器击打头部所致,严重者甚至会因为颅内出血来不及救治而当场死亡。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具体表现为神昏、瞳孔放大、面色苍白,且病情都十分复杂,因此发现有人受伤之后一定要及时拨打120,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并即刻接受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颅脑外伤主要是指因为头部受到暴力而致的损伤,重症颅脑外伤即头部受到严重创伤,一般受到重创的颅脑外伤病人都会发生原发性昏迷,且昏迷时间和人脑损伤情况呈正比,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紧急治疗。在病情恶化之前,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第一,如果发现有重症颅脑外伤病人,一定要即刻拨打120,在等待医生打来的这段时间,一定不要随意移动颅脑外伤病人,以免出现感染。第二,在送诊过程中,一定要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因为大多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送诊时都是处于昏迷无意识的状态,且这些患者的正常吞咽也开始不断减弱,这极易令患者体内的呕吐物、口腔内部的分泌液。颅底严重骨折而产生的脑脊液等很可能会被患者无意识吸入肺部,进而令患者呼吸道出现阻塞。这令患者的通气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且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送诊时,其胸腔通常会存在一定破坏问题,这会大大减低病人体内气体交换功能,致使脑部氧气含量不够,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其他部位的功能丧失,因此,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对此类患者实施呼吸辅助措施,必要时可进行气管切开。第三,护理,相关医护人员要时刻查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病人和生命体征,并以此作为参考做出适当的处理。由于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会对病人实施全麻,而手术之后则会选取冬眠疗法进行治疗,要想正确判断病人是处于全麻未醒还是冬眠状态,亦或者是存在意识模糊情况,可跟病人进行对话交流,叫病人名字,对病人进行疼痛刺激判断病人的意识是否清醒。或者通过观察瞳孔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比如:若是病人某一侧的瞳孔对光的反应能力越来越弱,且瞳孔处于散大状态,直至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这说明病人的昏迷程度还在持续加深,可能会出现急性脑外伤晚期;若是病人两侧瞳孔大小不断变大且没有规律,那么脑干四周就会发生贫血、水肿、损伤等问题。手术之后一定要实时动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平均每间隔8小时测一次血压、脉搏。
        下图1是某医院急诊科正在抢救一名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病人的姿势,如果病人处于休克状态,应当将其头部和上半身抬高20°-30°,令患者的下半身抬高15°-20°左右,保证病人可以正常回血、肺部可以正常呼吸。

        此外,如果病人存在脑疝现象,所谓脑疝是指病人颅内有血块,特别是双孔呈现放大状态的患者,对此,一定要即刻解除脑部所受压力,最为快捷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快”、“通”、“复”。其中“快”主要是指科学合理的减压术,通过脱水剂等对颅内存在的血块进行抽吸,越快越好,血块吸出的量越多,脑疝恢复的就越好,这是抢救脑疝最好的办法;“复”则是令颅内的高压恢复正常,让脑水肿尽快康复,从而令脑疝得到恢复,应用最为广泛有效的方式为复位法。虽然病人经过手术之后,其颅内的压力会变得比较低,然而其瞳孔依然无法回缩,最后极易导致死亡。对其进行尸解之后,发现脑疝依然是嵌顿状态。所以,对做完手术的患者,应当实施复位手术,使其完全恢复,尤其是针对瞳孔散大时间比较长的病人,一定要对其进行复位手术。
        综上所述,遇到重症颅脑外伤病人一定要即刻拨打120,且不要随意移动搬动病人,等待医生到来根据其病情、症状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