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治与预防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吴薇
[导读] 对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这一症状,其实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很多产妇都会出现这一症状,对产妇生命健康有很大影响。

        吴薇
        德阳市中江县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100
        对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这一症状,其实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很多产妇都会出现这一症状,对产妇生命健康有很大影响。那么关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你有哪些了解呢?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治与预防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其子宫会不断收缩,如果收缩的次数过多,那么就极易发生乏力现象,这时就可能引发产后大量出血,这一现象在临床中就被称之为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2.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有哪些表现?
        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其子宫肌纤维会强烈收缩与缩复,这样就能够促使宫壁上的胎盘床血窦关闭,并且会有血栓形成,也就能够有效降低出血的速度,并且还能够有效抑制产后大出血等症状的出现。但是,如果产妇的收缩、缩复功能发生异常,那么也就会导致产妇胎盘床血窦无法正常关闭则,进而引发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如果产妇的生产过程比较久、临产时的羊水过多、胎儿较大等,都可能导致产妇的子宫过度膨胀,甚至可能引发变性坏死,这时在产后就可能引发出血症状。另外,如果产妇进行的是剖宫产,那么手术麻醉也会导致子宫进一步松弛,引发产后大出血。
3.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如何应对?
        当产妇出现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时,临床上一般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以此提升产妇的产后康复效果,避免对产妇生命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1)按摩子宫
        在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进行治疗时,一般可通过按摩子宫的方式实现止血目标。
        其一,助产者需要将一只手放置在产妇的宫底部,要让拇指处在前壁位置,其余四指处在后壁位置,这时要均匀、有节律地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
        其二,助产者可将一只手握拳,然后将其置于产妇的阴道前穹隆处,以此顶住产妇的子宫前壁,而另一手可从产妇的腹壁开始按压子宫后壁,促使其宫体前屈,最后双手相对紧压产妇的子宫,通过此种方式按摩产妇子宫。
        不管采用上述哪一种方式,按摩子宫的时间都不确定,应该以产妇子宫能够正常收缩,并可保持收缩状态为止。
        特别注意,在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时,一定要确保是无菌操作。
        
        (2)使用宫缩剂
        如果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的症状较为严重,那么在对其进行子宫按摩的同时,还应该辅以宫缩剂的使用,可采用肌注或静脉的方式缓慢推注缩宫素;也需要采用10-30u的缩宫素+500mL10%葡萄糖液的方式静脉滴注,进而促使产妇的子宫收缩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肌内或宫体直接注射的方式给予产妇0.2mg麦角新碱,但是对于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症状的产妇一定要慎用,主要是因为该种药物虽然能够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但是也会引起产妇宫体肌肉及子宫下段,甚至还可能导致产妇宫颈发生强烈收缩。另外,该种药物一般在前置胎盘胎儿娩出后发生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时使用最佳;如果使用后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么还可给予产妇0.5-1mg地诺前列酮,促使产妇的子宫肌出现强烈收缩现象,进而起到止血的治疗目标。
        (3)填塞宫腔
        在面对出现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相关医务人员还可使用无菌纱布条将产妇宫腔填塞上,能够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首先,助产者需要将一只手放置在产妇的腹部,起到固定宫底的作用;其次,助产者的另一只手要拿卵圆钳将无菌不脱脂棉纱布条放置到产妇的宫腔内;最后,用纱布条从产妇的宫底由内向外的填紧。
        注意:纱布条只能在产妇的宫腔内放置24小时,并且在取出之前要通过肌注方式给予产妇宫缩剂;同时,在使用纱布条填塞产妇宫腔之后,还需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宫底高度、大小等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因填塞不紧导致产妇的宫腔内持续出血。
        (4)结扎盆腔血管止血
        该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严重,却迫切渴望将生育功能保留下来的产妇。
        该种方式主要有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和结扎髂内动脉两种,并且对于剖宫产后出现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更容易实施。
4.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怎么预防?
        对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这一症状,其实也是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有效预防的:
        (1)在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应该从妊娠期着手,在妊娠初期就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不仅要对孕妇是否存在肝、肾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准确筛查,同时还需要注意产妇是否存在机体其他方面的异常问题。
        (2)如果孕妇原本就存在产后出血史,或曾进行过多次流产,那么一定要注意孕妇在分娩时的情况,并做好输血准备,避免发生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3)如果孕妇还存有胎盘滞留史、双胎羊水过多等问题,并且分娩时间过长等,都应该注意其产后情况,也要做好输血准备,存在上述问题的产妇都可能在产后发生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4)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医务人员能够做好一、二、三产程处理工作,不仅要缓慢娩肩,同时还要对产妇的会阴部位进行有效保护。需要注意,如果产妇为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人员,那么在娩肩时还应该对其进行静脉推注缩宫素处理;也可以在胎儿娩出时,及时给予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
        (5)对于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需要提前对产妇开通有效的静脉通道,并做好输血、急救等相关急救错输准备工作,要确保在发生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时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小结: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应该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该症状的出现不但会导致产妇在生产会发生贫血症状,同时因其与恶露较像,所以很容易被搞混,一旦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持续时间过久,或者没有及时做出处理,就可能错过最佳处理、治疗时间,进而导致产妇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