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治疗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崔文娟
[导读] 目的:评价面神经炎治疗对患者神经电生理影响作用。

        崔文娟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评价面神经炎治疗对患者神经电生理影响作用。方法:随机入选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60例面神经炎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w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健侧、患侧面神经功能与R1、R2以及R2’波的潜伏期。结果:治疗4w后患者House-Bracken分级显著降低(P<0.05);治疗4w后患者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治疗前患侧瞬目反射R1波、R2波及R2'波潜伏期相比检测延长(P<0.05);患者治疗4w后患侧瞬目反射R1波、R2波及R2'波潜伏期相比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患者治疗4w后患侧瞬目反射R1波、R2波及R2'波潜伏期相比健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神经电生理指标对于判断面神经炎病情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可用于本病的临床诊治。
        【关键词】面神经炎;治疗;神经电生理;临床价值
        面神经炎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是因茎突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面部周围性面瘫[1]。对于本病患者若进行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恰当,则可导致患者治疗后遗留后遗症。及早诊治对于本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既往针对本病患者该病诊断是依据患者病史与特征性症状进行诊断,并排除其他原则所导致周围性面瘫,对于患者的疗效判断存在差异[2]。研究主要以评价神经电生理在面神经炎治疗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随机入选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60例面神经炎患者,纳入患者均经临床诊断面神经炎,且均为首次发病患者;研究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脏器疾病患者。入选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纳入患者包括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分布23~74(48.8±4.7)岁,病程1~7d(3.3±1.6)d,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包括Ⅱ级8例、Ⅲ级25例、Ⅳ级17例、Ⅴ级1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权同意书。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予以醋酸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33021207;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片/d,经口服给药;甲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4740;生产企业: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mg /次、3次/w,经静脉注射给药;根据其具体情况结合予以面肌按摩治疗,患者持续治疗4w。且纳入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w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过程指导患者行平卧位,通过Lead-pointTM4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丹麦)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1)瞬目反射检测:表面电极刺激三叉神经,同步记录患者双侧下眼床的侧轮匝肌。刺激双侧眶上神经,取患者眶上切迹处为刺激电阴极处,并于阴极2cm处放阳极,在下颌正中、鼻翼以及双侧下眼轮匝肌部位连接地电极、参考电极以及记录电极,予以方波单脉冲刺激处理,设置0.1~0.2ms波宽,同侧刺激后记录R1波、R2波以及R2’波的数据,检测最短潜伏期。(2)面神经电图检测:表面电极刺激后检测两侧的面神经传导功能,记录患者双侧面神经颧骨同距离运动潜伏期、波幅。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健侧、患侧面神经功能,通过House-Bracken面神经功能分级法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Ⅰ~Ⅳ级),以分级越高表示患者面神经功能越差;通过Portmann简易评分法对患者面肌功能进行评估,以得分越高代表患者面肌功能相对越优。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健侧与患侧R1、R2以及R2’波的潜伏期。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6.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型数据采用百分率形式描述,对比行χ2值检验;评分数据采用(x±s)形式描述,对比行t值检验;且以P值<0.05代表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en分级与Portmann评分对比
        治疗前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分级为Ⅱ级8例、Ⅲ级25例、Ⅳ级17例、Ⅴ级10例;治疗4w后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13例、Ⅲ级23例、Ⅳ级8例、Ⅴ级1例;治疗4w后患者House-Bracken分级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患者Portmann评分(2.68±0.55)分,治疗后评分(16.74±1.03)分;治疗4w后患者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P<0.05)。
        2.2患者治疗前后健患侧瞬目反射R1波、R2波及R2'波潜伏期数据见表1。

        3讨论
        面神经炎患者在其发病后的面神经轴索多呈病变状态,进而改变神纤维传导作用,在神经电生理表现为运动传导的潜伏期改变,患者患病后瞬目发射的R1、R2及R2'发生变化。因此,神经电生理的检测对于面神经炎临床诊断与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检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发现,治疗4w后患者House-Bracken分级显著降低;治疗4w后患者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前患侧瞬目反射R1波、R2波及R2'波潜伏期相比健侧延长;患者治疗4w后患侧瞬目反射R1波、R2波及R2'波潜伏期相比治疗前显著缩短。
        综上所述,检测神经电生理指标对于判断面神经炎病情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可用于本病的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孙太欣,张雪梅,周丽丽,等.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疗效观察[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9,28(003):P.155-157..
[2]胡增杰.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D].延边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