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血浆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黄栋
[导读] 目的:分析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临床价值。

        黄栋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急诊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抽取其静脉血并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设为对照组,不加肝素抗凝剂;另一份设为研究组,加入肝素抗凝剂;对两组血样均进行生化检验,并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经统计,研究组血液样本K、TP及CO2指标水平对比对照组有一定提高(P<0.05);而对比两组其他指标——Na、CK、Ca、ALT、BUN、Cr、Cl、P、AST、UA则无明确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浆能够发挥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但需注意对K、TP及CO2指标水平进行一定校正。
        【关键词】急诊生化检验;肝素抗凝血浆;应用效果
        为了探究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在生化指标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主要以本院急诊科收治患者为例,分析在静脉血标本中加入肝素抗凝剂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急诊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抽取其静脉血并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设为对照组,不加肝素抗凝剂;另一份设为研究组,加入肝素抗凝剂;纳入患者男女比为34/28;年龄22-71岁,均值(54.44±6.26)。纳入患者均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且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
        1.2 方法
        针对此次入院62例患者均常规抽取4 mL静脉血,并分别注入2支试管,其中一份纳入对照组中,不加肝素抗凝剂;另一份纳入研究组中,加入肝素抗凝剂;仪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Cobasc702);试剂为Cobas c702配套试剂;抗凝剂选用产自四川贝奥的肝索钠。
        在实际检测中需轻摇注入肝素的抗凝剂试管,以保证混合均匀;不含有肝素的试管需在其自行凝固后放置在37摄氏度恒温箱中水浴30min。进而在离心机8 0000 r/Min下分离20 min后应用全直动生化分析仪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在进行生化检测中,主要观察如下指标:①钾(K);②钠(Na);肌酸激酶(CK);③钙(Ca);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⑤尿素(BUN);⑥总蛋白(TP);⑦二氧化碳(CO2);⑧肌酐(Cr);⑨氯(Cl);⑩磷(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尿酸(UA )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研究采集数据。计量及计数内容以(±s)、%表示,t、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研究对比,两组样本中仅有K、TP及CO2指标水平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对比其他指标——Na、CK、Ca、ALT、BUN、Cr、Cl、P、AST、UA等并无明确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血清是十分常用的检测标本,血清检测对于疾病诊断及患者治疗而言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血液标本采集后往往存在分离速度慢、结果得出延迟等问题,故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存在一定的影响[1]。而有研究显示,在急诊患者救治中,通过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开展生化指标检测则能够较快得出检测结果,且对比常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差异较小,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参考[2]。伴随近年来临床上针对血清检验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肝素抗凝血浆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推广。结合此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到,在应用肝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验中,研究组血液检验指标中仅有K、TP及CO2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有一定升高(P<0.05);而对比其他指标——Na、CK、Ca、ALT、BUN、Cr、Cl、P、AST、UA水平并未见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证实,通过肝素抗凝血浆的应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离心测定,从而在较短时间得到检测报告,为急诊患者病情的评估及后续治疗提供积极参考;且其检验结果对比常规血清检验无明确差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分析在检测中导致K、TP及CO2指标水平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首先为K+外渗;在未见抗凝剂的情况下,其分离时间较长,则容易导致K+渗入血清,进而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3];其次为溶血现象,在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情况下很少有溶血现象发生,但在血清凝固中,由于受到离心机等多种因素干扰则易出现溶血现象,进而对比血清标本中的TP及CO2指标水平产生影响。故在将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患者生化检验中需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一定校正。
        参考文献:
        [1]罗惠、王徤楠、李影. 分析急诊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血浆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J]. 中外医疗, 2020, v.39(25):187-189.
        [2]朱玉飞. 分析急诊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血浆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15):180-181.
        [3]张敬. 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在生化检验中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009(007):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