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采血对新筛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周菊萍
[导读] 进行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容易因各种因素的产生影响检验结果,其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不严谨、不规范的操作及不认真的态度引起的,

        周菊萍
        资中县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200
        摘要:进行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容易因各种因素的产生影响检验结果,其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不严谨、不规范的操作及不认真的态度引起的,主要包括标本采集不当、标本保存不当、标本送检不及时等原因造成【1】。针对这些因素的存在新筛中心实验室人员应联合各医护人员及宝宝的家属作出共同努力,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规定,保证送检血标本的有效性。
        关键词:不规范采血;检验结果;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血标本检验是作用于疾病诊断的一项常规检查措施,为保障检验结果对临床疾病诊断具有高可靠性和参考意义,用于检验的血标本也必须是高质量的,血标本的优质性与血标本检验过程的合理规范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检验结果,从而对临床诊断结果造成影响【2】。标本检验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尤其宝宝标本采集更要引起重视,因此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测和规范。
1、检验结果受影响的原因
1.1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
        一,消毒处理不当,采血前需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如果消毒后立刻进行采血,尚未完全干燥的酒精可能会随针孔没入血管,造成溶血。二,采血时需选用型号合适的针,型号过大会导致采血速度过快,大量血在迅速涌出时可发生溶血及血斑太大两血斑重叠。而针头过细同样会引起溶血,因为采血时出血不畅则需要挤压,经受一个较大压力,血液中的红细胞在承受这种压力时会发生变形。三,标本采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失误或操作不熟练可能会导致二次或多次穿刺,从而造成血斑溶血。四,血量要足,操作者手法要熟练,否则血液浸入滤纸片血斑不能一次成功,多次浸血可致血斑重叠,血液成分分布不均匀,影响检测结果。五,血片待干时未悬空平放,会影响血液成分不能均匀分布整个血斑。六,血片待干过程中未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照射后、挥发性化学物质污染都会对检测造成误差。故工作中尽可能避免对血片待干期间房间的空气消毒;新装修的房间及新更换的操作台等尽量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投入使用。七,选择合格的滤纸片。滤纸片未密封好可造成滤纸受潮,则吸血效果不好;水渍或其他物质污染滤纸,可能会造成血斑污染或血液成分吸收不均匀。八,血片未完全干燥或干燥的血片放入冰箱未密封好,或保存温度不符合要求,会造成血斑受潮、霉变、污染。
1.2标本采集时机不规范
        一,部分受检宝宝未充分哺乳或采足跟血时间不到就为宝宝采集足跟血有致血液过浓,血量不足,血标本不符合检测要求的可能。二,另外早产儿及低体重采血时间过早也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三,受检宝宝刚输液完毕不宜进行采血。
1.3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
        送检标本在采集后送检前这一段时间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部分医护人员能够做到对标本进行妥善放置,但却常常忽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实际上在检验工作中极易发生标本送检不及时现象,标本运送的整个过程加上标本进行分类检测的过程会耽误许多时间。

导致标本送检延误的原因还包括:一,值班人员不足、受检人员大增以及遇节假日放长假等容易造成标本送检延误。二,部分医护人员首先从思想上就没有对标本须及时送检这一认知引起重视,标本采集后拖拉延迟,迟迟不进行送检,这尤其对于对时间具有严格依赖性的标本有极大影响,除此之外如果在拖延时间内未能对标本进行妥善的保存,则会使标本质量受到更大影响。三,弄错标本这一现象实际上也是有的,进行标本检测需要严格遵循“三查七对”这一原则,而未能严格执行这一原则就有可能造成标本弄混【4】。
1.4患者因素
        一,饮食。宝宝采血前一天指导产妇一定要充分哺乳。如果母乳不足的可适量加奶,次日晨起进行采血效果是较好的。二,采血时间:正常宝宝72小时-7天。早产儿.低体重需延迟采血但尽量不超过20天,给家属告知清楚延迟采血原因及具体采血时间,取得家属理解并积极配合。三,因病转新生科治疗的,向家属告知清楚采血时间及相关事项。同时采血前询问清楚,避免输液后采集足跟血。
2、检验结果受影响的防范措施
        一,规范流程①采集血标本时尽可能充分哺乳;选择合适的部位;选择型号合适的采血针;热敷采血部位保证血液循环良好;严格消毒;穿刺后拭去第一滴血;采集血斑一次性到位,如果血斑不符合要求,果断放弃,向家属解释清楚取得谅解,重新采集。②标本采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多人进行反复核对,严禁标本弄混弄乱。③尽量不要过度施加外部力量,如果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红细胞受损。④注意血片规范放置及保存。⑤及时送检。
        二,健康宣教①进行血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耐心向受检宝宝家属讲解进行足跟血采集的必要性和基本流程,使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心理准备,告知受检宝宝家属足跟血采集对宝宝并无影响,消除家属的担忧、紧张等不良情绪。②进行血标本采集前应进行详细询问家属,宝宝是否符合足跟血采集要求,向家属讲解其必要性和影响,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③血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检验结果提示可疑阳性者及时通知,让受检宝宝家属及时知晓宝宝检查具体情况,并积极配合召回复查或确诊,进一步使宝宝得到及时、准确、规范的处置。
        三,正确采集①熟练掌握新生儿筛查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操作水平,最大程度上避免采集标本过程中出现失误。严格手卫生规范,正确进行标本采集部位消毒,酒精干燥后进行穿刺。采集血标本时尽量做到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损伤。②严格遵循标本采集标准,最大程度上保证标本质量。
四、讨论
        宝宝进行标本采集看似简单易操作,实际上过程中极易产生问题,问题的产生会导致标本反复采集,出于宝宝家属的本能心理极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应从各个角度严格防控不规范的标本采集,对每一个环节都最大限度上做到最优,保证标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要对送检结果及时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判断标本采集过程是否合理规范,并不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靳伟东,王宇,刘天尧,兰凯.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11):64-65.
[2]吴永岳,曹龙翎,邓珠连.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08):1581-1582.
[3]陈岚. 急诊留置静脉针联合采血器采血血标本溶血相关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夏宝安.探讨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9):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