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肠道手术,怎么做能帮助康复呢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张刚
[导读] 现代人胃肠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体的危害性也比较大。
        张刚
        四川省会东县人民医院,四川 会东 615200
        现代人胃肠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体的危害性也比较大。人们比较熟悉的胃肠疾病诸如胆囊炎、胃癌等都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出现肠道疾病,通常都需要进行肠道手术等。但是考虑到胃肠手术后,人们的身体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胃肠手术对于人体的危害性是不同的,术后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肠道手术术后康复护理
1.1尽早进食
尽早进食有助于减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和吻合口裂开的情况等,据相关研究证实患者术后尽早进食,如结直肠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进食的行为,那么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该方式对于上消化道和胰腺手术患者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如果患者在术前同时能够进行补充2小时的碳水化合物液体营养,在术后再次进行镇痛护理时,则有助于减少胰岛素的抵抗作用,还能积极控制血糖。尽早进食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减少由手术导致的分解代谢,减少肌肉的消耗,还能降低手术的感染风险等。患者在术后如果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那么则可以令其食用少量水,饮食方面由液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等,对于胃排空延迟的患者建议实施鼻-空肠营养管进食等,但不得使用肠外营养的方式等。
1.2早期活动
        患者术后的早期活动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患者即使只经历过短期的卧床,也可能会导致肌肉质量下降,肺不张和肺功能恶化的情况,故进行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减少肌肉萎缩的情况发生等,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由于不活动出现的胰岛素抵抗作用等。故可以通过为患者制定早期活动方案的方式,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等。患者由于术后疼痛控制情况不佳,或者本身出现的畏惧心理等,都可能造成患者失去尽早活动的能力等。
1.3术后镇痛
    患者在经历过一系列胃肠道手术后,大部分都会出现疼痛等情况,故需要为其进行术后的镇痛护理措施等。一个合理的镇痛管理方案,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如可以通过服用正确的镇痛药物来实现,但是注意尽可能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免出现肠蠕动减慢、肠功能恢复延迟的不良症状等。而且由于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在质子泵抑制剂的保护作用下,虽然在短期使用的情况下比较安全,但是还是存在诸多使用风险的,故建议联合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物和硬膜外镇痛药物的方式进行镇痛护理等。
1.4常规护理
   术后需要做到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建议每隔30分钟进行血压测量,并连续进行48小时的观察;患者术后建议保持平卧位,等到血压逐渐恢复到平稳态后,再改用半卧位,有助于缓解腹肌的紧绷状态,还能有效减轻疼痛,有助于伤口的愈合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低位直肠癌患者不建议实施坐浴处理,以免出现吻合口的破裂情况等;术后还需要积极做好胃肠减压措施,如积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含量等,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则需要立即通知医生等。患者术后还需要做好禁食行为,诸如进行静脉补充,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等,等到肠蠕动的功能逐渐恢复后,且肛门能够实现正常排气措施时,可以拔除胃管,在禁食期间需要每日进行口腔护理措施。此外,对于会阴部出现伤口的患者,建议拔除其引流管,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或者进行坐浴处理等,直到伤口能够愈合。对于结肠手术患者而言,术后一周禁止实施灌肠,必要时进行口服缓泻剂等,并帮助患者逐渐养成排便习惯等。
2.结语
    肠道手术对于胃肠疾病患者而言是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的。本文主要是对肠道手术术后康复护理措施作了相关介绍,其中融合了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内容,其中快速康复护理包括尽早进食、术后镇痛护理等,常规护理则包括活动、引流管管理、排便习惯养成等。希望内容对读者朋友们有所价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