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几大用药误区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刘鑫
[导读]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在较高的状态,能够诱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需要持续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刘鑫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1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在较高的状态,能够诱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需要持续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些患者在日常用药时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需要加强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凭自身感受使用药物
   高血压患者主要是开药回家自行用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如果没有高血压的不适感受,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药了。等不适症状及感受时,再服用降压药物。这种用药方式显然是错误的,对于一向健康的人来说,突然血压升高确实会有明显不适,血压控制后不适感受也随之消退。但高血压患者不同,患者可能处在血压很高的水平,但仍没有不适感受,就误以为自己此时血压得到了控制,这只是因为在长期血压高水平状态下,机体已经适应了,所以症状不明显。一旦有明显不适感受,则表明高血压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危急情况。所以不能仅凭个人感受来评估自己的血压情况。而是应当每日进行2-3次的血压自查,利用家用血压仪检查,不高于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为正常水平,结合自测情况合理安排用药。
        担心出现耐药性
        很多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不愿意用药,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会认为过早用药怕会产生耐药性,导致以后用药没有明显的效果。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反而耽误了治疗,使高血压越来越严重。除非是轻微的早期高血压,是可以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规律健康生活能够明显改善外。其他情况一旦确诊,建议越早使用药物越好,能够有效方式控制血压在不知不觉中对心脑血管以及其他脏器的损害。
        血压恢复正常一段时间后就不再用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血压得到明显控制,认为自己痊愈了,就不再用药。实际上高血压和感冒可不一样,它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只能暂时控制。因此一旦确诊,就务必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因为一旦停药,血压是会再次上升,这样反而对心脑血管的伤害更大。血压恢复一段时间后,正确的方式,是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并结合血压的检查结果进行增减,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能私自停药。
        用药过程中没有配合自我检测
        一些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服药后没有定期进行血压的测量,不知道目前的血压水平,也就无法根据血压合理安排用药。对于此种情况,建议患者再定期购买降压药物的同时,也购买家用血压自测设备,可到医院和医生专用设备进行误差比对,并掌握正确的检测方法,做好每日自测。


        迷信广告自行购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号称利用降压的药物,并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进行洗脑,说的神乎其神。使一些患者因此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反而迷信广告中的药物。也有一些患者看到其他患者使用某种降压药效果不错,就将其的药物及方法照搬过来。实际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同患者对各类药物的敏感也不相同,因此还是应当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能盲目照搬。
        只靠输液药物来控制血压
        一些患者平时没有服用降压药物,只是在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才去医院输液几天来控制血压。虽然输液能够快速、明显降低血压,但是还是应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防止平时血压升高对心血管及其它脏器的损害。
        认为控制血压越快、越低的药物越好
        患者对于药物的好坏不能做出有效的判断,他们的判断方式主要是最直观的,就是觉得能够越快降低血压,降低血压越多的药物那就是最好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除非是血压激增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迅速降压,其它情况下没有必要迅速起效,反而过快降压还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临床中偶有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因为降压过快,血压控制越低,导致了脑血管不良事件。降压还是应以平稳为原则,通常1-3个月时间能够降低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就可以了。
        听信保健品及保健仪器的降压宣传
        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这种情况尤为常见。因为人们常认为“是药三分毒”,看到降压药说明书里也提到可能有不良反应,所以不喜欢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的确降压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率,但其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能够上市说明已经通过了安全试验,其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一些患者就听信虚假宣传的保健品、保健仪器,比如降压枕、降压帽、降压手表等。以为吃了很多降压保健品,使用这些保健仪器,就能达到很好的降压效果,不用继续用药,避免了西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毒性。事实上,市面上哪些号称有降压功能的保健品、仪器并没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即使有,那也是微乎其微,根本不能代替药物。因此还是应接受规范治疗,以免造成延误,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为有效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高血压患者务必要长期坚持用药,遵从医嘱,根据血压适当调控,严禁私自停药。降压的药物种类有很多,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科学选择药物的治疗方案。比如沙坦类药物,适合伴有糖尿病、肾脏疾病、肥胖、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β-受体阻滞药剂更适合中青年、心率快、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地平类则适合老年人群、伴有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等的患者。总之,药物的方案、剂量都是可调的,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听从医嘱制定具有针对性、动态性的用药方案,达到最佳的高血压治疗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