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术在口腔临床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李旭
[导读] 分析微创拔牙术在口腔临床的应用
        李旭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口腔科科 山西省古交市  030200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术在口腔临床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集到的224例正畸拔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统计,将这些正畸拔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1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器械进行正畸拔牙操作,而治疗组正畸拔牙患者则采用微创拔牙操作,对两组患者进行正畸拔牙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正畸拔牙患者经过不同的临床拔牙操作,最终治疗组患者的拔牙完整率高于对照组,进而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压力,提高了其满意度效果。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资料实践证明,对于需要进行正畸拔牙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器材的拔除操作,有效的减少了拔牙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拔牙技术;口腔临床;应用分析
 引言  
        目前,微创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为正畸拔牙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微创技术在拔牙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牙槽骨的破坏程度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较少,而且其产生的痛苦小,不会对青少年带来明显的心理阴影[1]。基于此,本文对2017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集到的224例正畸拔牙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集到的224例青少年对象为接受正畸拔牙的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36例、女性患者22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在11~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32±2.57)岁;检查过程中发现这些患者共需要拔除正畸860颗。将接受正畸拔牙的228例青少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微创治疗技术,进行传统对照组治疗的114例患者中需要进行正畸拔牙216颗,而微创治疗组中的114例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的牙齿为214颗。微创治疗技术采用微创拔牙刀,而常规对照组使用的拔牙器材包括拔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以及锤子等相关器材。
        1.2 操作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拔牙之前均要进行病史情况的全面调查,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拔牙禁忌症情况,做好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其中麻醉药见效后对照组患者使用拔牙钳在患者的颊舌侧位置进行反复的摇动操作,当牙齿出现松动情况时进行牵引脱落,对于那些进行拔牙相对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牙挺挺松患牙后的牙钳拔除操作;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手术的操作流程与无菌手术操作相同,在进行常规消毒之后对拔牙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见效后使用微创拔牙刀插入到患者的牙周间隙位置,要注意旋转动作的轻巧的楔力以及轻微程度,使得拔牙刀的刃端进入患者的牙槽窝位置,对牙周韧带的牙槽骨进行切断处理,此时患者的牙齿会出现松动情况使用牙钳进行拔除。两组患者在拔牙完毕后均进行常规的术后处理,主要包括30 min的咬棉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抗生素的口服处理、拔牙后的相关医嘱。


        1.3 观察指标
        正畸拔牙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情况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指标观察:首先,患者拔牙过程中的畏惧率状态。按照评分情况对患者的恐惧度状态进行判断,1~2分之间的拔牙患者属于不畏惧情况,3~5分之间的患者为恐惧情况;其次,患者进行拔牙的具体操作时间。这一段时间是从患者开始进行牙的解除操作、骨阻力一直到最终牙齿全部离开牙槽窝的时间;再次,患者拔牙术中疼痛状态。对患者的疼痛状态评级采用视觉类似物标准标尺法测量。患者在进行拔牙操作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情况,面部无痛苦表情,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痛情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疼痛状态,在不继续追加麻药的基础上根本无法展开下一步操作,被称为疼痛状态。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要由患者和医师共同进行,最终的测算无痛例数在组别中的百分比情况就被称为术中无痛率情况;最后,患者拔牙结束后的断根率以及拔牙窝完整率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对患者拔牙过程中发生断根的患牙数在各组别中的比值情况进行完整记录,采用双盲法对患者的拔牙窝完整性进行评分,其中1~2分之间被视为完整,3~5分之间则为不完整状态。
        1.4 统计方法
        这两组临床拔牙患者的资料情况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拔牙患者经过不同的拔牙处理,最终治疗组所采用的微创拔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正畸拔牙患者的畏惧情况、主观痛苦感受、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率以及术后肿胀发生率等相关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后,两组患者的最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就现阶段来说青少年牙列拥挤十分常见,所以现在拔牙已经成为口腔科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手术之,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减数拔牙,在常规的手术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拔牙器械以及方法,大多数患者都认为拔牙是一件及其恐怖的事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所以不愿意对患牙进行拔除,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拔牙方法经常会对患者的牙槽嵴和邻牙造成损伤情况,而且拔牙后的并发症相对较高,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拔牙效果。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逐渐使用微创拔牙,青少年牙列拥挤情况十分明显,而微创拔牙技术则恰好较为有效的矫正这种错耠畸形。熊才平,郭家平等[2]研究显示,微创拔牙术后未见干槽症、感染以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整体安全可靠;孙晓功[3]研究发现,较之传统的拔牙正畸方式,微创拔牙手术青少年患者的术中不适、畏惧感以及不良反应相对更少,且拔牙窝变形的几率更低;该组实验也证明,治疗组采用的微创手术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传统方法,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小,在术前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心理负面紧张情绪状态,而且术中以及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极少,提高了患者后期治疗的依从性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正畸拔牙患者采用微创拔牙的临床效果极为明显,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减少可能对患者组织损伤以及感染情况的发生率状态,最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健康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於丽明,段世勇.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1):54.
[2] 熊才华,郭家平,王虎中,等.微创拔牙技术在学龄期儿童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5):134-136.
[3] 孙晓功.60例青少年微创拔牙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