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妮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528200
摘要:目的:对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究预见性护理与普通护理效果的不同。方法:选择105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之间。将所选择的105例急性心梗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的53例急性心梗患者通过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病症护理,实验组的52例急性心梗患者除了进行同样的普通护理之外,还加以预见性护理方式。在相同时间的护理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对比,包含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对护理舒适度的体验。结果:满意度上面实验组患者的数据分析更好,并且有更好的护理舒适度,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对自身的病情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因此护理效果要比普通的护理方式更好。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而言,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体验,舒适度和满意度也更高,因此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梗;护理效果
急性心梗患者一般在疾病来临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这种疾病的最大特点就是发病急。除此之外也会随着发病时间的不断推进快速发展和变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才能缓解急性心梗患者的痛苦,并尽快控制病情。对急性心梗患者所实施的相关护理措施,会对其病症治疗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该注重对护理方式及其效果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105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这部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之间,然后对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1±15)岁和(63±12)岁,平均病程分别为1—10小时和0.5—11小时,所有选入研究中的急性急性心梗患者都符合相关标准,其一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3例急性心梗患者主要采取普通的护理方式来进行病症护理,包括在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体征观察与监测,有些患者和家属由于年龄、病情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在用药方面存在一些疑惑,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和家属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用药指导,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对家属和患者讲一些疾病相关的简单知识。
对于实验组的52例急性心梗患者来说,他们除了要进行对照组相应的护理方式之外,还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预见性护理。首先,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时,要对患者的基础病情以及以往患病史进行了解,除了制定治疗方案之外,也会给后期的护理一定指导和参考。根据患者治疗的具体情况和前期基础疾病,对具体的护理方案措施进行制定,并要求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护理中要按照所制定的方案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服务。不同的患者由于自身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中会出现病情发展的差异,因此护理人员还要根据这种不同对所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并及时采取措施。其次,为了能够给予患者更高质量的服务,并对其病情有更好的掌握,督促患者休息,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为了方便病情变化时采取紧急施救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在一些药品和设备方面,再次,因为患病身体的痛苦会影响到心理和情绪方面,所以为了能够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心态,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以消除他们的内心恐惧为主,在得到患者的积极回应后,对患者进行语言和行动上的安慰,给予他们一定安全感。针对其他的患者,要通过积极的鼓励来增加他们对自身治疗的信心,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最后,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和患病情况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并发症,这样也会加大病情治疗和控制的难度,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强化平时的巡视工作,要定时进行巡视,并将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记录,要及时发现患者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
1.3观察指标
经过相同时间的不同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护理的舒适程度以及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数越高则表示对病情了解和舒适度更高。此外也要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比较后得出最佳护理方案。
2.结果
2.1对两组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后,我们可以得到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情况和患者在护理中的舒适度情况具体的数据如表1所示。
.png)
2.3在治疗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进行分析,得到表3的数据,由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在预见性护理方式的干预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明显要少于对照组。
.png)
3.讨论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因为缺乏对一些疾病专业知识的了解,因此疾病的预防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概率不断升高。急性心梗就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发病时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承受巨大的痛苦。通过对该病的研究和分析,在患者治疗期间,患者自身的意志和心态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绝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并不能掌握与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会抱有一些消极的心态。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急性心梗的死亡率非常高。在对患者治疗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后,我们也发现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让患者从态度上心理上更加配合疾病的治疗,这样也就更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预见性护理更看重患者自身的治疗感受,完全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对患者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多重关心,同时能够针对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护理方案,这对于预防治疗风险和并发症有很大的帮助。
在文章中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对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护理方式下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同时也能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给予他们更好的治疗体验。所以与普通的护理方式而言,预见性护理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应该得到更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莹莹.分析与评价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08):161-163.
[2]陈婷婷,李春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91.
[3]李进淑.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122.
[4]代蕾.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