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强
福建省南安73141部队医院3623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差,导致野生动物已经没有安全的栖息地。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得知,在野外的环境中,春末夏初的时候大约5-8月发生被毒蛇咬伤的几率较大,下午4:00-7:00这个阶段受伤的人较多,在这个期间受伤人员主要是在农村的中年男士。其中,手部、脚趾、脚腕、脚背较为容易成为被咬伤的部位,导致受伤严重的是蝮蛇这样的种类,被咬伤后,咬伤部位较为严重,身体其它部位相对较轻。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只要在4小时以内就诊,这样是症状较轻,好医治,就能避免死亡的概率。因此加强对蛇伤的宣传,提出可行性预防措施,降低地区的受伤率和死亡率。[1]
关键词:野外;毒蛇咬伤;防治
前言:
对于毒蛇咬伤这样的事情,相对于北方南方发生的频率较高,但是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变,北方部分人群会购买蛇进行饲养、买了毒蛇以后养一段时间放生、毒蛇自己乱窜等原因,致使北方的毒蛇也随之增加,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被蛇咬伤的案例式越来越多,一部分原因是人类对蛇的种类认识较少,另一部分是地区宣传力度达不到,这样增加了蛇伤的案例。为了提高人民对蛇伤严重的认识,应该通过近年来具体的案例对蛇伤案例分析,并且提出怎样预防蛇伤的措施。被毒蛇咬伤以后,毒素不是立即被身体吸收,大部分还存留在伤口表层,通过淋巴或者血液循环被身体吸收,随着身体对毒素的吸收才会呈现出中毒反应加重的现象,所以,自己先简单处理去医院治疗及时就能减少身体的中毒程度。
一、病情分析
近几年,根据对接诊毒蛇的统计,大多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大多都是男性,地区因为经济原因,年轻劳动力都去外地打工,所以基本上就剩下了中老年人在地里忙活,甚至有些人去山林里采取中草药换取金钱,这样就增加了毒蛇咬伤的几率,村里的老人缺乏对蛇的认识,和预防受伤的意识相对浅薄,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村委等地方宣传毒蛇的辨别、受伤后的应急措施和自救的能力培养,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互救能力,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普及知识后,千万不可以因对毒蛇的我好奇对毒蛇的靠近和网购蛇研究,避免上海的几率发生。随着气候的变暖、生活环境中气温也相对较高,基本上受伤都是出现在4-9月份在地里农忙的时候。
随着对蛇伤患者的权与治疗质量的提高,受伤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尤其是两年来,在接到蛇伤患者时,治愈率更是百分之百,没有死亡的案例发生,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因素:一,大家的认知提高很多,随着电视、网络每天的普及,大家都对毒蛇毒蛇有了些许的认识。二,现在新闻媒体也是对这样的知识大力宣传,这样居民对毒蛇咬伤的预防和及时治疗的意识有所增加,在受伤的早期尽早注射足量的抗蛇毒血清,也可以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提高对受伤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伤者康复。[2]所以,就诊越早,病情越容易得到控制,治愈的几率也大,减少了死亡的概率。
二、在野外被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
(一)被咬伤后不慌乱,及时结扎伤肢
如果在野外发生了被毒蛇咬伤的情况,受伤者应席地而坐,或者选择躺下的方式,不要胡乱奔走,因为走动会促进血液的流动,这样毒素会随着血液流到身体其它地方,为治疗造成困难,对身体也增加危害。快速找到可以用的布条或者衣服上可以捆绑的物品在伤口附近的地方结扎,组织毒素流向心脏的方向,结扎应该越早越好,但是过半个小时就松开一次,两分钟左右,因为止血勒的越狠,血液循环慢,肢体就会有坏死的可能。随后尽快送医院救治,在受伤三个小时以内注射抗蛇毒的液体,三个小时候可以去除结扎的布条,如果受伤已经超过12小时,就可以不结扎。
(二)切开伤口,尽量去除毒液
尽早用身上携带的道具或者有尖锐的物体,用打火机先消毒,然庵后用手捏住伤口,用到将伤口处划一个十字形伤口,将伤口附近的毒液用挤捏的方式尽量将毒液挤出,挤一次后可以等伤口部位充血后再挤,这样反复操作半小时左右。如果身边有水杯可以对伤口用拔火罐的方式用火将杯里的气体排出然后放在伤口处,将毒液排出。如果没有水杯,在保证最开没有伤口的情况下用嘴将伤口里的毒液吸出,及时吐掉,立即漱口。用干净的水冲洗伤口,不能因为害怕疼痛不去处理。
(三)尽早将伤口高温处理,组织毒素的吸收
用身边的打火机或者火柴等设备,点燃后对伤口处进行灼烧,由于热度较高,火种可能很快就会熄灭,如果伤口处剧痛、肢体麻木、或者血流不止,就需要多操作几次,直至伤口处不疼、不麻木、不流血节制。通常灼烧五次左右,严重的伤口在八次左右,尽量在受伤后快速使用这样的方法,时间越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四)尽早送医院医治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可以在利用以上这些方法处理后,快速选择医院进行深度治疗,最好的方法是用担架抬送、用车退的方式,避免自己行走加速血液的流动加速毒素的吸收。尽量找专业的医生治疗,避免听信老人或者赤脚医生选择草药医治,草药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可能会造成伤口的二次感染,也为专业医生判断病情和治疗造成困扰和影响。
三、预防在野外被毒蛇咬伤
(一)提高对毒蛇的认识
就算北方的毒蛇没有南方那么多且险恶,但是在受伤后没有及时处理,还是会非常危险,轻者中毒截止重者就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对毒蛇的认识或者自救上都应该重视。村干部应该通过广播、村集体广场电影等方式对村民进行专项知识的培训,提高人民的认知,对毒蛇的种类进行有效分析,主要特点有:毒蛇身上的颜色花纹都性对与鲜艳,头部基本上都三角形、有毒牙、身体粗、短、长得不均匀,栖息的时候选择盘团,爬行的时候动作缓慢,性情凶猛。而没有毒的蛇有一排整齐的牙。通过对基础的讲解提高村民的认识,有效预防毒蛇的伤害。[3]
(二)遇蛇不要惊慌
大部分人看见这么凶猛的动物以后都会大喊大叫,专业养也会对蛇产生惊吓,如果在路上遇到后,可以选择绕道的形式离开,或者可以选择驱赶,如果不能驱赶或者被蛇追赶时,可以s型跑开,或者拿起树枝等保护自己。
(三)外出时应穿戴严实
如果在必要外出的时候,就要穿戴严实,将自己手部、腿部、脚等包裹严实,避免漏出身体部位导致被毒蛇咬伤,如果选择休息时,尽量选择干燥、空旷、周围环境较好、没有杂乱草丛的地方,可以将周围喷洒上雄黄那些驱赶的药物,防止蛇的靠近。[4]
(四)确信被咬伤后冷静处理
一旦确定被咬伤,而且时间在五分钟以内,一定要就地而坐及时处理,避免活动,选用干净的水源冲洗伤口,并且简单处理,同时寻求帮助,尽可能以抬的方式被送去医治。
结语:
夏季、秋季多件毒蛇活动,所以毒蛇咬伤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在野外没有医疗设备和解药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就地找取一些简单的材料简单处理,对患者进行应急处理,这样能有效减少毒素吸收的程度,减轻中毒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只要及时组织了身体吸收毒素,伤口了的毒素被破坏,就能防止身体吸收毒素中毒。蛇毒大部分石油蛋白质、酚类这些组成,都具有怕热的特征,所以,用热这个特点破坏毒素可以减少中毒的症状。因此,在救治被毒蛇咬伤的患者时,尽量做到四个尽早:尽早将受伤部位的毒素处理出来、尽早将受伤后的伤口皮肤切开、尽早发现对受伤肢体保护将受伤部位用布条等包扎防止毒素随着血液流动、尽早送患者就医。
参考文献:
[1]刘向群,隋学良. 野外训练期间毒蛇咬伤的防治[J]. 解放军健康,2017,(04):16-17.
[2]王建怀. 山区部队防治蛇虫咬伤等的做法[J]. 人民军医,2015,58(07):784.
[3]蔡进章,肖玉燕,翁金月. 野外采药时被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及防治措施[A].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2.
[4]胡勤芳,张建军. 野外地质作业人员毒蛇咬伤的防治[J]. 工业安全与防尘,1989,(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