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乔显林
[导读] 探究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使用对肺结核咯血患
        乔显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摘要】目的:探究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使用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来我院进行肺结核咯血治疗的患者,共计78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治疗仅使用垂体后叶素,观察组治疗使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0.394)。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进行干预,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安全性理想,值得推荐。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肺结核咯血;疗效;安全性
        肺结核咯血是肺结核病症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患者极易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等症状[1]。本研究则以7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对其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肺结核咯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计78例。入组患者需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与观察组(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18±3.22)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4.13±3.19)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甚小,P>0.05,研究可进展。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垂体后叶素。将垂体后叶素(12U)与神力盐水(500ml)混合,患者需持续静脉滴注6h以上,每天一次。
        观察组需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将酚妥拉明(20mg)与生理盐水(50ml)混合,以每小时5ml的速度持续经静脉泵入。具体泵入速度可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5d后,通过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判定治疗效果,包括退热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呛咳消失时间、咯血消失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头痛、心悸、腹泻、血压升高四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分析部分应使用SPSS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用(x±s),检验用t;计数资料表示用[n(%)],检验用x2。以P=0.05为标准,若存在P<0.05,则表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细如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4%,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细如表2:

3 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且,近年来人口流动的增加,导致肺结核患者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咯血是肺结核中一种严重并发症。当患者出现咯血情况后,常常会同时存在高热、呛咳等症状[2]。随着疾病转加重,患者极易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等症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临床中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进行治疗。
        现阶段,临床中常通过药物对肺结核咯血疾病进行治疗。垂体后叶素是较常使用的一种药物,能够使患者的小动脉需毛细血管受到刺激后收缩,进而使得患者的肺部血液循环压力减小,肺部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肺部血管破裂受体与α2受体阻滞剂得到修复。支气管平滑肌受到可竞争性作用影响,平滑肌痉挛情况得到显著缓解。与此同时,患者的肾上腺素得到抑制,血管出现收缩反应,毛血细管术扩张得到促进,周围血管内血流阻力得到降低,具有较为显著的降压作用[3]。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作用机制不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使自身效果得到更好地发挥,促进咯血症状缓解。酚妥拉明主要对垂体后叶素的治疗局限性进行补充,其降血压作用能够与垂体后叶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的血压增高情况进行中和,进而使得患者的血压得到平稳维持,安全性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仅使用垂体后叶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在退热、胸痛消失、呛咳消失、咯血消失等方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凸显(P<0.05)。提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使得对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效果得到增强,症状缓解加速。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联合用药下安全性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在肺结核咯血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在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提高了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国庆. 垂体后叶素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河北医学, 2019, 25(003):642-645.
        [2]周长雄. 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疗效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06):38-41.
        [3]张丽花, 马衣热·耐比.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26):326-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