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花正良
[导读] 此次主要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
        花正良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 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接收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进行X线检查,研究组进行CT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CT检查应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有着较高准确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CT诊断;临床价值
        支原体肺炎指的是由于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还没有彻底发育,所以对于病原体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中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对肺外造成严重损害,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后遗症遗留,同时还可能会诱发支气管炎或者是哮喘等发生,给小儿身心健康以及身体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隐匿性,并且患者可能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为了患儿能够及时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早期准确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影像学技术快速进步下,X线、CT诊断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之中,X线与CT诊断支原体肺炎均能具有一定效果,基于此,此次就CT诊断价值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数90例,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纳入标准:①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认符合支原体肺炎标准;②患儿均表现出咳嗽、胸闷、湿啰音等症状;②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哮喘、支气管炎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先天性疾病;③身体重要功能障碍。利用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患儿男女比重25:20,年龄界限1-8岁,年龄均值(3.63±1.25)岁,病程时间在1-20天,平均病程(11.34±1.23)天;研究组患儿男女比重26:19,年龄界限在1-9岁,年龄均值(3.65±1.27)岁,病程时间在1-21天,平均病程(11.42±1.30)天;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胸部X线诊断,首先选用多功能X线机作为检查设备,协助患儿患侧逐渐接近胸片,接着采取俯卧位开展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给予患儿胸部侧位,例如胸廓、纵膈、膈与胸膜等逐一开展细致检查,观察诊断X线征象,逐一排查,结合调整曝光参数,对病灶位置进行明确,最后进行集体阅片。
        研究组采用CT诊断,选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作为检查设备,检查前需要准确设置扫描参数,电压与电力参数为120kV、100mA,螺距1.2mm,层厚与层间距分别是5mm,扫描时间控制在1秒,需要对患儿肺部全部器官进行扫描,从肺尖开始一直扫描至横膈,扫描期间对病灶位置、大小与形态密切观察,当常规扫描完成后,需要开展增强扫描,并应用碘海醇对比剂,最后阅片诊断。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检查结果,并根据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主要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并用(n/%)表示,如果处理分析结果P<0.05,则可以表示统计学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如表1结果统计所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种疾病,患儿常常会出现咳嗽症状,若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则可能会促使呼吸系统逐渐衰竭,同时中枢神经系统也会受到损伤,给小儿身体健康发育造成很大程度影响[3]。另外,由于患儿各项功能还没有得到彻底发育,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相对较弱,若是没有及时诊断检出疾病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支原体肺炎,在病情不断发展迁延下,则会形成迁延性支原体肺炎,从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给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临床治疗难度增加,经久不愈,这可能和炎性细胞聚集在患儿气道部位,促使平滑肌收缩,并分泌出较多的黏液性物质,从而产生呼吸道高反应性,最后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因此早期检查诊断极为重要[2]。
        以往常用胸部X线进行检查,该方法能够对患儿肺部纹理增粗与网状阴影等影像学征象进行识别,但是临床研究实践发现,X线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放射性辐射,同时针对个别复杂病灶,无法进行清晰成像,最终导致检出率逐渐降低[3]。
        CT检查同样属于一种影像学技术,但该方法能够有效弥补X线存在的不足,通过CT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诊断疾病,并且将患儿肺部病灶组织与异常病变进行清晰显示,从而可以准确诊断支气管炎症,并识别混合性病理变化与间质性肺炎等征象[4-5]。另外,CT检查相比X线检查产生的放射性较小,不会给患儿造成较大上伤害。此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CT诊断临床价值显著,能够取得较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学菊. 探析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应用价值及CT表现[J]. 系统医学, 2019, 004(011):P.4-6.
[2]刘波, 朱百玲. 胸部X线与CT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57):164-165.
[3]杨宏. 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及有效性评价[J]. 家庭医药, 2020, 000(001):133.
[4]肖波涛, 高斌, 邹晓倩,等.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SCT影像学表现及对合并SP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0).
[5]卜晶慧, 彭辉. 低剂量CT扫描与X线胸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 诊断价值的比较[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12):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