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王慧,董晋通讯作者
[导读] 探讨并分析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应用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
        王慧,董晋通讯作者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应用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和意义,旨在为医院档案管理提供更加明确、有效的思路和措施。方法:随机从笔者所在医院抽取360份档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5月。按照不同的档案管理方式将360份档案分为基线组和试验组,每组180份。给予基线组常规性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给予试验组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方式。分别观察两种档案管理方式下的档案管理效果,并对比其档案检索效率。结果:试验组的档案管理正确率、档案检索效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基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中,既能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又能增强档案管理的准确率,改善检索效率,值得推广及借鉴。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常规性医院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应用效果;检索效率;研究分析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进步,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事业正在不断进步,并对综合性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及标准。研究指出,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医院的日常管理,同时还会对其长远经营产生十分关键的作用[1]。因此,加快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现已成为了医院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笔者所在医院随机抽取了360份档案作为研究对象,经分组干预和讨论,旨在探究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笔者所在医院抽取360份档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5月。按照不同的档案管理方式将360份档案分为基线组(n=180份)和试验组(n=180份)。基线组中包含30份党群档案,43份行政档案,25份人事档案,17份科研档案,22份基建档案,10份设备档案,15份荣誉档案以及18份声像档案。试验组中包含31份党群档案,42份行政档案,26份人事档案,16份科研档案,23份基建档案,9份设备档案,14份荣誉档案以及19份声像档案。从一般类别资料方面对比两组档案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基线组常规性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给予试验组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方式,具体应用措施包括:①优化档案管理的标准体系: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应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标准,认真修正档案管理制度,详细制定各个管理环节的内容和事项,同时还应借助统一的管理标准及流程要求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2]。除此之外,还应对管理内容进行精细、明确的分类,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重复性归档等不良事件,进而降低其工作出错率。②增强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思想水平:研究指出,良好的思想能够对行为及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意识水平,才能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合规行为的出现[3]。因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主动、高效地完成自身相关的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及任务。与此同时,医院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培养工作人员主动工作的意识,有效提高其医院档案管理水平,进而顺利推进医院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③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强化提升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素质与综合能力,确保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充分的专业技术支持;积极与专业院校进行互利合作,重点攻克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技术难题,借助多方技术资源整合等途径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技术实力和水平。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种档案管理方式下的档案管理效果,并对比其档案检索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借助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检验需通过X2;借助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检验需通过t。若P值<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档案管理正确率明显高于基线组,且档案管理的检全率及检准率也明显高于基线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不仅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应综合考虑自身实际,并从资金投入、体系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深入推进档案管理改革[4-5]。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档案管理正确率、档案检索效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基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合理应用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及相关措施具有十分明确的干预效果和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将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中,既能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又能增强档案管理的准确率,改善检索效率,值得推广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少婷.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与发展[J]. 山西档案,2019(2):91-92.
[2] 景鑫. 医院固定资产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 档案管理,2020(3):119-120.
[3] 宁莉燕,施建红,陈建荣,等. 基于澳新风险管理标准的医院档案工作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J]. 档案与建设,2019(11):57-59.
[4] 胡燕平,焉丹,杨学来,等. 某三甲医院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9,39(3):74-75.
[5] 张伟娟. 三甲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档案与建设,2019(4):54-55,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