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波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271411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单用灯盏花素治疗,研究组联用灯盏花素、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LOTCA评分变化与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BI评分、LOTCA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LOTCA评分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LOTCA评分与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促使其快速恢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花素;丁苯酞;认知功能;生活能力
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脑血管病症,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等特征,一旦发病可诱发脑组织缺氧、缺血,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1-2]。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多选用药物方式,如灯盏花素、丁苯酞等,虽可减轻患者症状,但单用疗效欠佳,因此应考虑联用药物方案[3]。本研究以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②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4]中脑梗死诊断标准;③资料完整;④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用药过敏;②伴精神病症;③伴脏器功能不全;④拒绝配合研究。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95±6.7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0min-6h,平均(3.15±0.98)h。研究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2.08±6.8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0min-6h,平均(3.09±0.93)h。两组资料无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单用灯盏花素治疗,即:口服灯盏花素(生产厂家: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121,规格:20mg*20片*2板),每次口服40mg,每日口服3次,1个疗程2周,共1个疗程。
1.2.2研究组
联用灯盏花素、丁苯酞治疗,即:灯盏花素使用同对照组;同时,口服丁苯酞(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g*24s),每次口服0.2g,每日口服3次,1个疗程2周,共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LOTCA评分变化与治疗后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选取NIHSS评分评价,42分为总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重。生活能力选取BI评分评价,100分为总分,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高。认知功能选取LOTCA评分评价,100分为总分,得分越高认知病程功能越优。疗效评价:①基本治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下降91%-100%,病残评级0级。②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下降46%-90%,病残评级1-3级。③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下降18%-45%。④无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下降17%以上及升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统计资料,(x±S)、%分别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即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神经内科病症,发生机理复杂,危险因素有肥胖、饮酒、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发病突然,可诱发脑组织缺氧、缺血,危及患者生命[5]。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多选用药物方式,如灯盏花素、丁苯酞等,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单用药物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6]。
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LOTCA评分与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用灯盏花素,主要在于灯盏花素作为一种中药制剂,药物成分主要来源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包含黄酮类等化合物,可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恢复期,不会加重脑水肿,亦不会诱发“盗血”状况,且具备双相调节功效,可维持血压稳定,对脑灌注无不良影响;这一药物具备舒张血管、对抗钙内流、抗氧自由基、保护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等多种作用,可促进微循环,增大脑血流量,减少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还可增强纤维活性,抑制血管内凝血,增加缺血半暗区内血流量,在此基础上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而丁苯酞作为一种抗脑缺血药物,以消旋-3-正丁基苯酞为主要成分,可使脑血管内皮NO、PG12水平上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对谷氨酸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对花生四烯酸的生成具有阻滞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于脑缺血多个病理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一药物具备抗脑缺血功效,可提升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改善脑缺血区血流量及微循环,且对线粒体功能具备保护作用,以减轻血脑屏障损伤、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阻滞神经细胞凋亡与血栓形成[7-8]。两种药物联用具备协同效应,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促使其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祝孔辉,李浩,常建军.丁苯酞联合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02):57-59+63.
[2]李尽义,贾东佩,徐明超,等.丹灯通脑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1,44(05):1047-1052.
[3]耿世威,张运来,侯俊芝.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J].甘肃医药,2021,40(05):403-405.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5]宋祺,孙西庆.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21,61(13):72-75.
[6]张雪冰.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9):5493-5495.
[7]刘梦琳,樊根豪,安瑞丽,等.灯盏花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20,42(04):921-926.
[8]孙华,王泽帅,贾新州.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5):2579-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