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目显
阳谷县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或MRI影像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介入治疗肝细胞癌症患者进行分析,术后在随访中应用增强CT或MRI影像进行复查,复查后将两组患者的复查结果的准确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在手术后的4周进行复查随访,发现术后4周、24周肝细胞癌症患者MRI影像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增强CT,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症介入治疗后,要增强CT或MRI影像诊断,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MRI影像诊断的符合率更高一些。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检查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增强CT;MRI影像;肝细胞癌;介入治疗
肝细胞癌是属于常见的一种肿瘤,它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进展快,所以患者生存率比较低。当前我国在肝细胞癌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以介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具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在进行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就要加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就目前而言,肝细胞癌进行介入治疗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增强CT、MRI影像进行影响检查,但是不同的检查方式具有不同的检查效果。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分析,在这100例患者当中,男性和女性的数量分别为61例、39例,患者的年龄在35-70周岁,平均的年龄是(60.17±6.67)岁,病程为2-4个月,平均(3.15±1.69)个月。上述的资料组之间的差异对结果影响比较小,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的肝细胞癌患者均进行了介入治疗,并且在治疗后的4周和24周进行增强CT和MRI影像检查。
增强CT:在进行检查之前,提前一周不能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查。在检查前8个小时内要禁食禁水,在检查前30分钟的时候为患者提供温开水。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层厚和患者之间保持5cm的间隔,一旦扫描的部位不是特别清楚,立刻改为3cm平扫。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将对比剂注入患者的肘静脉中,再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这个时候可以取得影像学资料。
MRI影像检查:在使用MRI影像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查的过程中,肘静脉中注射莫迪司,注射的剂量是0.2ml/kg,注射的速度是2ml/s,然后再将造影剂注射到患者静脉中,注射的剂量是0.2ml/kg,注射的速度是3ml/s,对患者的动脉双期、门静脉双期、肝实质等部位进行扫描,扫描的时间为15秒、40秒以及70秒,并观察组患者病灶的功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在介入治疗手术之后,4周开进行复查随访,并观察相关的影像学资料,对复查的结果的准确性做好相对应的观察和记录。针对病灶的位置、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x±s),t值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x2值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结果
术后4周进行复查随访,发现术后4周、24周,MRI影像的诊断符合率要改与增强CT,P<0.05,如表1所示。
表1影像学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n(%)]
![](/userUpload/15(8208).png)
讨论
肝细胞癌属于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对数是原发性肝癌,这类病症的早期症状不是特别的典型,所以及时的对肝细胞癌进行早期的诊断,及时的了解自身的病情,能够为介入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临床在肝细胞癌的治疗过程当中,通常使用手术治疗,即介入手术,手术中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作为进行手术的重要依据。临床为了能够提高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为介入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就需要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影像学检查的措施,为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般情况下,肝细胞癌在发现的时候病情就已经达到的中晚期,这个阶段的症状已经比较明显了,临床通常以介入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来改善病情。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患者由于晚期治疗会受到其他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引起静脉癌栓,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手术治疗。与此同时,由于介入治疗主要以TACE为主,肝细胞癌的病情发展比较快,在进行介入治疗后使得肝细胞癌更加容易出现转移或者是复发,因此,就需要在进行介入治疗的时候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复查。临床在肝细胞癌进行介入治疗之后进行复查时,主要以增强CT或MRI影像检查为主,由于检查的方式不同,得到的效果也就不同。对此进行分析,其中增强CT主要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检查,在晚期肿瘤诊断的时候具有比较强的增强效果,还可以通过高密集结的影像为主要的特征,能够很好的扩大肝实质的清晰程度,加快病灶中的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降低CT值提高动脉扫描的密度。但是增强CT对小病灶的检查效果不是特别好,容易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情况。MRI影像扫描能够弥补CT检查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增强的条件之下能够提高一场强化区的影像学特点,实现早期诊断干细胞癌的目的。并且MRI影像检查能够很好的控制数据收集的时间和病灶检查的准确性,可以提高诊断的符合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可以用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晓莉.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J]. 东方药膳 2020年16期, 21页, 2021.
[2] 徐玮, 谭文莉, 杨烁慧,等. CT联合MRI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对降低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价值[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A01):26-27.
[3] 杨淑芳, 王斌杰, 王长福,等. 3.0T MRI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37(0z1):139-140.
[4] 翟颖.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004(007):P.19-20.
[5] 谢柳平, 覃慧, 邹异萍.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v.4(13):229-230.
[6] 文黎.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011(005):117-119.
[7] 罗超, 闵德庆, 胡达海,等. 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 v.18;No.300(2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