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平衡针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张秀敏
[导读]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张秀敏
        泰来县中医医院  中医全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2400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平衡针灸治疗对血压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与平衡针灸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血压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平衡针灸可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小,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药治疗;血压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及治疗技术的发展,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疗法可有效调节患者血压水平,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本研究就原发性高血压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平衡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1±6.39)岁,病程1~13年,平均(7.26±2.05)年。观察组40例,女、男各20例,年龄43~75岁,平均(59.74±6.18)岁,病程1.5~15年,平均(8.59±2.6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基础干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规律作息、健康教育等。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 起始剂量为5mg,1次/d。给予观察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平衡针灸治疗,平衡针灸具体为:常规消毒风池穴、曲池穴、太冲穴,以指切法从太冲穴刺入毫针,得气后再以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min,每针间隔15min,并留针30min,平衡针灸治疗1次/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方组成:柴胡20g、龙骨25g、茯苓20g、牡蛎23g、桂枝15g、黄苓15g、人参15g、半夏10g、珍珠母10g、生姜10g、大黄8g、大枣6g。加减方:手足麻木者,加天麻10g、钩藤15g;腰膝酸软者,则加何首乌15g、枸杞子15g;;口苦目赤者,加夏枯草10g、龙胆草15g;失眠心烦者,加夜交藤15g、合欢花15g。加500ml清水煎煮半小时,过滤药渣取100mL药汁,早晚温服,2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水平: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通过SPSS 22.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血压水平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检验,用“%”表示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差异为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乏力、皮疹、失眠、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为25%(10/40)。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出头晕头痛、疲劳乏力等症状,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主要采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但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大。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眩晕”、“肝风”、“头痛”等范畴,《黄帝内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等均有相关记录,认为是肝气上逆所致,治疗应以解郁疏肝、平肝定眩为主[2]。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汤剂联合针灸可降低不良反应,改善血压水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以柴胡、黄苓为君药,以龙骨、牡蛎为臣药,再以茯苓、半夏、大枣等辅佐,并根据具体证型加减,有效发挥清热理气、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补中益气的效果。平衡针灸取常见降压穴,通过刺激穴位,具有疏通经络、开窍醒神的功效。有学者认为,针刺风池、曲池、太冲等穴位,可降低患者神经兴奋性,调节血液循环及中枢神经,平衡体内环境,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3]。
        综上所述,中药汤剂与平衡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小、研究时间短等不足,未观察远期效果,未来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红梅.耳穴压籽联合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21,36(3):334-336.
[2]龚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损伤标志物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6):3813-3815.
[3]孟祥苗.平衡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 9(15):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