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梁广勇 陈福亮 陈昌锐
[导读] 对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
        梁广勇     陈福亮     陈昌锐
        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对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1年2月1于我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术后镇痛)和实验组(50例,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镇痛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相较于常规术后镇痛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临床应用效果

        神经阻滞多应用于各类疼痛性疾病,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当下对于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神经阻滞,其中胸腔镜手术的患者由于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且由于此类疾病的特点,导致患者更加害怕疼痛,不敢咳嗽甚至会因为疼痛影响患者。呼吸导致呼吸道梗阻和低氧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因此针对胸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镇痛,也主要采取的是神经阻滞的方法。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比传统的开胸手术要清,但是却依然让患者难以忍受。因此此次研究主要针对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1年2月1于我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45.282.21)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实验组患者50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44.912.40)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此次研究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
1.1.1纳入标准
        (1)临床确诊为肺大泡的患者且需要进行手术切除;(2)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1.2排除标准
        (1)患有免疫系统疾病;(2)患有精神疾病;(3)孕妇患者;(4)无法正常表达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镇痛方法,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镇痛药物。
        实验组采取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进行常规的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检查。并为患者注射米达唑仑注射液0.05毫克,舒芬太尼0.005毫克每千克。是。依托米脂肪乳注射液0.3毫克每千克。罗库溴胺注射液0.6毫克每千克,均插左侧双腔气管导管。
1.3观察指标
1.3.1术后苏醒时间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
1.3.2镇痛效果
        采用VAS评分表调查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术后1h、2h、4h、8h、12h都有进行记录。
1.3.3治疗满意度
        通过匿名调查问卷询问患者治疗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治疗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肺大泡患者资料采用SPSS 20.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对比
        通过此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进行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注: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82.00%,实验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为96.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注:P<0.05

3.讨论
        超前镇痛主要指的是在伤害刺激发生之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通过采取镇痛的方法,减少疼痛对患者神经产生的生理反应。本研究证明,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镇痛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相较于常规术后镇痛的效果更好,不仅降低了术后苏醒时间,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该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颖初,马日新,黎观漩,曾格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联合胸膜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5):561-562.
[2]陈健,洪卫东.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患者比较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4):425-426.
[3]徐华阳,周小平,程功文.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3):109-111+118.
[4]张雪琴,方诗伟,梁启胜,席彪.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老年开胸手术镇痛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0):2376-2380.
[5]钟典伦.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超前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BNP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6):145-146.
[6]朱敏.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超前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BNP和心功能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
[7]朱敏,高元丽,高晓军,王胜,代志刚.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超前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BNP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01):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