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PCI术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黄健1 陈刚2
[导读]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
        黄健1       陈刚2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心内科行择期PCI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72小时给予麝香通心滴丸70mg /次,每日3次口服,服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2周hs-CRP、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血液流变学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hs-CRP、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hs-CRP、ET-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2周治疗组hs-CRP、ET-1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PCI术后2周治疗组的血液粘稠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择期PCI冠心病患者口服麝香通心滴丸能减少ET-1释放,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麝香通心滴丸;血管内皮,血液流变学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 ,全球每年新增2.5 亿人口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在全球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多伴有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高凝,易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2]是冠心病血管重建常见治疗方法,挽救了无数患者生命。但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变学改善不明显,仍有胸痛反复发作,这些问题有待大家解决。中药在减轻冠心病PCI术心肌内皮损伤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优势。本研究主要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2020年10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治疗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23±12. 32)岁;病程2.45~ 5.29月,平均病程(3.53±0.48);BMI(25.88±2.98)kg/m2。类型:糖尿病12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15例,吸烟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0. 32±10. 87)岁;病程2.39~5.37月,平均病程(3.56±0.46)月;BMI(25.47±2.96)kg/m2。类型:糖尿病14例,高血压18例,高血脂14例,吸烟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冠心病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3],①以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何1支狭窄≥50%冠心病;②典型胸痛;③心电图提示:ST-T异常改变。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标准;②患者选择择期PCI术;③未服用过麝香通心滴丸患者;④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梗合并多支病变需急诊PCI术;②既往有PCI史;③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及呼吸道感染;④有麝香通心滴丸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72 h给予口服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浙江康恩贝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20080018规格35mg/丸),70mg/次,3次/d口服,服用2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心绞痛、胸闷等症状消失,炎性指标显示为正常、血液粘稠度正常;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有改善,炎性指标明显下降、血液粘稠度下降;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炎性指标明显上升、血液粘稠度升高。
1.6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行PCI术的相关指标: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2周hs-CRP、ET-1水平;③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行PCI术的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治疗组病变血管数目(2.73±1.22)支,对照组(2.64±0.98)支;治疗组多支血管行PCI术6例,对照组7例;治疗组置入支架数(2.34±0.93)枚,对照组(2.58±0.71)枚。两组患者行PCI术的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s-CRP、ET-1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hs-CRP、ET-1水平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24h两组患者hs-CRP和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和ET-1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治疗组hs-CRP和ET-1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本组术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 P<0.05。
2.4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两组术前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常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在中医中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PCI术及冠脉搭桥术(CABG)是冠心病血管重建常见治疗措施,因PCI术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无复流,细小血栓脱落、微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血液粘稠度升高,心绞痛症状改善不明显,射血分数改善不佳[5],这些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及科研专家广泛关注。能否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减少PCI术对血管内皮损伤,降低血液粘稠度,成为治疗的焦点。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hs-CRP、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hs-CRP、ET-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考虑PCI术时支架释放,压迫冠脉血管内皮,内皮细胞受损,故术后24小时hs-CRP、ET-1水平升高。麝香通心滴丸由人工麝香、蟾酥、人参茎叶总皂苷、丹参、熊胆粉,人工牛黄、冰片组成,具有活血通脉作用。据报道[6-7]麝香通心滴丸中人工麝香有减慢心室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抗炎、调节免疫活性、抗血栓、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人参皂苷能清除氧自由基,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术后2周治疗组hs-CRP、ET-1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考虑麝香通心滴丸有抗炎,调节免疫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内皮素释放,稳定血管内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改善冠脉微循环血流。
据报道[8]长期缺氧、感染、冠脉介入治疗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凝血因子,使血小板聚集,全血黏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血流减慢、循环血量增多,心脏容量负荷加重,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全身血管痉挛收缩,使血液流变学异常,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引起左心室重构,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升高。本研究发现,PCI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等指标明显下降,考虑麝香通心滴丸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
综上所述,PCI术可引起冠心病患者心肌及血管内皮损伤,血液粘稠度升高,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口服麝香通心滴丸可调节免疫,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并扩张冠脉,改善冠脉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心绞痛发作,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ROGER V L, GO A S, LLOYD-JONES D M, et al. Executive summ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2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Circulation, 2012, 125(1):
188-19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5): 382-400.
[3]    张灏珠, 钟南山, 陆再英, 等.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M].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20-256.
[4] 郑莜萸, 任德权, 曹文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5] Kaneko H,Yajima J,Oikawa Y,et al.Rec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Japanese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Int Heart J,2013;54(6):335-40.
[6] 黄县立,饶玲璋, 熊慧, 戴文琴, 刘骁, 赵金河. 麝香通心滴丸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16(1):73-75.
[7]    杨杰, 张刑炜, 邓亚萍, 等. 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屏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 23(9):2188-2190.
[8] Pitt B,Bakris GL,Bushisky DA , et al.Effect of patiromer on reducing serum potassium and preventing recurrent hyperkalemia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RAAS inhibitors [J].Eur J Heart Fail,2015,17(10):1057-1065.
作者简介:黄健(1983-11)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
通信作者:陈刚(1975-04),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
课题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号:Z 2016166 课题名称: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PCI患者的心肌及内皮保护机制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