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磊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医医院 2714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骨科收治的70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将7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对象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随访三个月,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自评量表中,疼痛、日常基本活动和特殊功能活动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的握力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的恢复中实施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康复疗法;关节功能;握力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发生率约占总骨折的11.6%[1]。通过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符合临床预期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多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功能障碍。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提升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借助中医方法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成为当前的主流方法。本次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70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对比的形式,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骨科收治的70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有内科及其他躯体性疾病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观察组35例,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37-61岁,平均年龄(46.3±8.2)岁,骨折外固定时间22-41天,平均时间(30.5±5.2)天。对照组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7.8±7.1)岁,骨折外固定时间25-45天,平均时间(31.7±6.0)天。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康复进程给予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包括: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手指外展、握拳等被动/主动运动,每个动作每天进行10-20次,每天3-5次,持续锻炼三周。观察组患者在功能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方法:1.中药熏洗,选取木瓜15g、路路通15g、丝瓜络15g、川芎12g、当归12g、没药12g、川椒10g、桑枝10g、桂枝10g、透骨草20g、伸筋草20g。每天一剂,熏洗20分钟,持续三周。2.手法理筋,从患肢肘关节开始,使用拨、揉手法沿肌肉梳理至腕部,操作轻柔、刚柔并济,每天进行2-3次,每周3次,持续三周。3.关节松动,操作者以手握住患肢前臂中下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远排腕骨,两手对抗牵引,力度从小至大,以有明显的阻力为止。然后握住近排腕骨并将腕关节伸直,对近端腕骨施加背侧滑动力,将腕关节主动屈曲,每次进重复以上动作2-3遍,每周进行3-4次,持续三周。
1.3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采用Werley量表根据患者的自觉疼痛感及活动度,分为优、良、差三个级别;②采用PRWE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日常活动和特殊功能活动三个维度的指标,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觉关节功能越好,日常生活受限越小[2];③采用电子握力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三个月的握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包作数据分析处理。均差“±”作计量资料,[n,%]作计数资料,样本结果作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统计显示:观察组干预后三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骨折的常用手段,但无论何种类型的骨折或术式,患者均有遗留功能障碍的可能,因此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康复进程的角度来讲,术后积极的康复干预也能够达到缩短康复时间的目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锻炼的指导上加入了中医综合康复;首先,通过既定药材采用熏洗的方式,达到舒筋活血、缓解疼痛的效果[3-4]。有文献资料单独将该方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中,但单独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最终结果存在明显的个体性差异。其次,运用中医“筋骨并重”的思想,分别对患者进行理筋和关节松解;中医认为筋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骨折患者的康复中,就须重视筋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在骨折复位阶段就要做到正骨顺筋,在功能康复阶段要做到以筋束骨,筋为主、骨为辅[5-6]。关节松解属于中医外治手法的一种,能够加快关节周围病理产物的吸收,缓解局部疼痛的同时,还能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效果[7]。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患者自觉功能改善状况及握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功能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更好的推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最终达到改善患者中远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中医康复疗法还具有操作难度小、安全性高、医疗成本低的优势,便于多数患者接受[8]。
在具体实施上须注意以下3点:1.功能训练讲求“按需”,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训练频次和时间;2.骨折术后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依从性相对较差,为保证康复治疗的效果,在整个治疗期间须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对于存在相关问题的患者应及时予以解决,保证各项康复活动顺利进行[9];3.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酌情调整日常饮食计划,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各类不良饮食对健康的影响,也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研究得出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中加入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康复周期并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经对比研究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谯波,蒋电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与思考[J].中国骨伤,2021,34(2):97-100.
[2]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48.
[3]赵彬,李亚丽,张敬宾,等.关于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预防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1):120.
[4]邵继胜,牛崇信.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35例[J].西部中医药,2021,34(4):126-130.
[5]李震,朱凤堂,南秋生,等.活血消肿方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110-112.
[6]陈达鑫,陈臻,吴晓鹏.基于理筋手法的早期功能锻炼对高龄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8(3):39-43.
[7]任先明,刘燕平.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松解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中的应用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9,(36):254.
[8]宋媛媛.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16(7):58-60.
[9]严灿英,林锦芝,黄俐敏,等.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护理教育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