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娣
(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000)
摘要:目的料机上海市崇明区2007-2012年农药中毒流行病学情况,并针对实际中都情况提出适宜的中毒对策,以此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模块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利用Excel表格实时统计分析。 结果 2007年到2012年期间上海市崇明区共报告农药中毒622例 ,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为160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462例,死亡率为9例。其中男性中毒300例,占据总数的48.2%,女性322,占据总数的51.7%。同时,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的年龄主要控制在0~70岁之间,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的年龄主要控制在0~80岁之间。两种中毒类型主要发生在第三季度,且有机磷类农药属于常见的中毒类型。结论在实践发展中必须要加强针对农药的应用监管力度,注重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宣传农药使用知识,以此在强化农民安全意识的同时,开展心理干预,以此预防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
Analysis
崇明区位于位于长江入海口,坚持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是上海主要的农业生产地之一,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大,农药中毒的情况发生相对较多。本文通过对崇明区2007-2012年的农药中毒数据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分析,为崇明区农药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农药中毒病例资料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模块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导出。上述病例资料由各级医疗机构收治农药中毒患者后,将确诊的病例网络直报至信息系统,并由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认。
1.2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对导出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汇总,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x±s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007-2012年崇明区共报告农药中毒病例622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0.09%。其中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62例,占农药中毒病例数的39.0%,死亡9例,病死率0.09%;生产性农药中毒160例,占据农药中毒病例数的13.5%,死亡0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率高于生产性农药中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7.40,P<0.05),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死率高于生产性农药中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69,P<0.05)。见表1。
![](/userUpload/4(26504).png)
2.2时间分布
2.2.1年度变化
2007-2012年崇明区农药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整体未呈现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各年度报告发病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60,P<0.05),病死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85,P<0.05)。见表2。
![](/userUpload/5(21550).png)
2.2.2季度变化
从季度角度来看,上海市崇明区农药中毒现象全年都会发生,但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出现在第三季度的概率比较高,共发生622例。不同季节下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构成对比,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人群分布
从年龄角度分析,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平均年龄要大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平均年龄,统计分析具有差异。一般来讲,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40到60岁之间,占据生产性总中毒人数的71.4%;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20到40岁之间,占据非生产性总中毒人数的50.3%。
从性别角度思考,622例农药中毒病例中,包含男性300例,占据总中毒人数的48.2%,女性为322例,占据总中毒人数的51.7%。在生产性农药中毒中,男性为100例,女性为60例,男女性别比为5:3。非生产性农药中毒者中,男性为200粒,女性为262例,男女性别比为1.31:1。由此可知,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而非生产线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性别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4地区分布
全区所包含的乡镇街道都具备农业中毒病例报告,整体分布并不均衡。从诊断单位来看,病例主要集中在堡镇医院,包含病例303例,占据总中毒人数的48.7%。其中,生产性中毒的诊断单位主要集中在堡镇医院和中心医院,分别占据生产性中毒总数的38.7%和25.0%。而非生产性中毒的诊断单位同样也集中在堡镇医院和中心医院,分别占据生产性中毒总数的52.1%和25.9%。由此可知,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在区域分布上存在差异。
2.5农药中毒种类
农药中毒报告排在前三位的农药品种为其他有机磷类、甲胺磷、其他杀虫剂。其中,其他有机磷类农药占据为124例,占据总中毒人数的19.9%。9例死亡病例都与这三类农药种类有关。
3.讨论
结合上文提供数据分析可知,在人群分布中生产线农药中毒病人,主要以40到60岁之间的男性为主,原因在于在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中参与行业生产工作的大都属于中老年男性,且男性接触生产性农药的机会多于女性。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患者主要出现在20到40岁之间的女性身上,原因在于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情绪较为敏感,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轻生念头。而从区域划分角度来讲,上海市崇明区农药中毒病例主要出现在堡镇医院和中心医院,两者都属于当地农业生产占据比例较大的区域,农业生产和家庭应用农药的机会较多。同时,在工业建设发展中当地存在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环境不稳定,所以很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自杀念头。从时间划分角度来讲,从2007年到2012年这五年期间内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年度变化。而在农药中毒种类来看,有机磷农药作为引发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别,原因在于其品类多、毒性强。通过依据数据分析上海市崇明区2007年到2012年农药中毒流行病可知,农药中毒现象现已从职业医学问题,转变成急诊医学和社会医学等多个领域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实践发展中,要将有效预防治理农药中毒现象,必须要对卖来务工人员和参与农业发展的农民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注重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水平。同时,还要针对农业生产去进行科学宣传工作,积极向农民提供正确的农药使用培训课程,促使他们可以在妥善保管合理应用中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 李永涛, 钟献阳, 蔡梓滔,等. 610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25卷6期, 592-594页, 2021.
[2] 赵海龙. 急诊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