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任丘市人民医院 062550
中文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医院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应用 NRS 2002对5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收集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分析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状况、性别、年龄、病程及相关生化指标。根据BMI确定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1.5%、3%、34.8%和13%。年龄≥70 岁的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 < 60 岁和 60 ~ 69 岁两个年龄组( P < 0. 05) 。糖尿病患者HbA1c、ESR、Bun、SCr的营养风险高于无营养风险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营养风险的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因变量,将年龄、HbA1c、ESR、Bun、SCr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和 HbA1c 是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筛查、评估、干预和健康教育。 关键词:糖尿病 住院患者 营养状况 血红蛋白
前言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糖尿病正成为一种越来越隐蔽的疾病,其他专科医师也必须掌握与糖尿病相关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学习正确的营养评估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精确和详细的营养状况,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适当的饮食建议[2]。糖尿病患者肥胖和超重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NRS2002 [3]是欧洲地方和肠内营养学会在 128 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使用简单,测试时间短,结果比较客观。作为第一个筛查工具,对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筛查。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查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风险患病率,并检查可能的风险因素,并提供确定营养干预关键人群的标准[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了 2019 年 6 月和 2020 年 6 月入院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500 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321 例,女性 179 例。 25-75 岁(65.98 + 5.21 岁)。
1.2方法
1.2.1营养风险筛查[5]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入院第二日晨进行 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是指对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的营养因素的风险,例如感染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而不是营养不良的风险 。
1.2.2 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评估标准:判定标准[6]: BMI < 18. 5为营养不良,18. 5≤BMI < 24 为营养正常,24≤BMI < 28 为超重,BMI≥28 为肥胖。
1.2.3 生化检查:血红蛋白(HG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促红细胞生成素(ES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EpiData 3. 0 软件录入数据和 SPSS 20. 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数据以x ± s表示,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频数( n) 和百分率( % ) 表示,行 X2检验; P < 0. 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然后以有无营养风险的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状态评定
500 名住院 2 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 2002 年 NRS 营养风险测试。 69 例(21.5%)存在营养风险,252 例(78.5%)无营养风险。 男性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根据'BMI对营养状况的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5(3%),其中 174 人 (34.8%) 超重,65 人 (13%) 肥胖。
2.2 将年龄和疾病历程对营养风险的影响进行分层,并按年龄将其与500人进行比较,发现每个年龄段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70年龄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将调查对象按病程 < 10 年,10 ~ 19 年,≥20 年分三组,发现不同病程患者之间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1。
2.2生化指标测量结果
分析有无营养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状况。 结果显示,无营养风险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相比,有营养风险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沉、尿素氮和肌酐偏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影响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有无营养风险的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因变量,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将糖尿病住院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沉、尿素氮、肌酐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见表 3。
3 讨论
目前有50多种营养筛查和评估方法,但临床使用的方法不到10种。许多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证实了这一点[7]。与中国BMI的正常值相比,它具有良好的效率。
本研究对 500 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饮食风险、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 21.5%、3%、34.8% 和 13%。与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相比,肥胖的饮食风险和患病率几乎相同,但营养不良和肥胖相对较低[8]。
老年人的自我调节和营养能力普遍较低,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9]。结果显示,男性饮食风险发生率高于女性,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与年龄组相比,等于或大于其他两组的年龄组饮食风险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方面的风险一般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参与营养风险评估有关[10]。对住院患者2型糖尿病各阶段营养风险发生频率的分析表明,营养风险发生频率与病程长短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期的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容易引起眼、肾、血管等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11]。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以有营养风险为因变量,将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沉、尿素氮和肌酐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12]。
合理科学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能筛选出真正需要营养治疗的病人,从而节省医疗成本,改善患者临床结局[13]。 结合我国 BMI 的评定标准筛查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是可行的。本研究应用 NRS2002 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营养干预的重点人群,为营养宣教及营养干预等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对重点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后效果显著[14]。
参考文献
[1]王娟丽,刘茜茜,姜丽华,张景云,董荣娜,袁海瑞,张秋梅.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碘营养及尿碘校正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04):328-331.
[2]蒿蕊,柳韶真.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炎的营养干预治疗[J].实用医药杂志,2021,38(02):138-140+146.
[3]罗小青,段思雨,林铭钰,邓珣,刘碧芬,黎连,唐慧雯,丁立.结核病并发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防痨杂志,2021,43(01):42-46.
[4]赖璐华,李玉兰.营养风险筛查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1,34(01):46-48.
[5]金琪颖,盛芝仁,陈娅莉,郑王萍,任惠芬,包颖佳.合理营养决策在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营养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0,19(11):46-49.
[6]徐言.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09):150-153.
[7]许佩华,郑建清.精细化营养护理对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3):108-109+112.
[8]冶学燕,仝雪薇,邓朝晖,张烨,葛若卿,李丽莎,刘鲜鲜,刘春燕,张新.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1):1310-1313.
[9]吕坤英.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93-95.
[10]李珠梅.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胸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88-89.
[11]施汉平,梁肖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分析[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9,6(03):342-345.
[12]冯蕾,李振水,王李,郝春满,李响,许英霞.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个体化饮食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6):670-672.
[13]李艳荣,孟俊华,张新胜,胡颖,王超,马娇娇,刘秀冬.NRS2002、SGA和MNA-SF评估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结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9,33(10):1697-1701.
[14]徐洁琼,李维辛.两种营养风险评估方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03):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