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奥氮平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吴强
[导读] 对利培酮与奥氮平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
        吴强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对利培酮与奥氮平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8例,该部分患者均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 采取随机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给予患者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利培酮给予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低血压、便秘、头痛、体质量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及嗜睡等不良发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及锥体外系反应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嗜睡及体质量增加均低于对照组(P<0.05) ;但便秘及头痛的不良发应发生率相当,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95%)与对照组(87.43%)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两者药效相近,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不相同,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利培酮  奥氮平  酒精  精神障碍者  临床治疗  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生活现象,但酒精是一种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酗酒会导致患者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从而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不同程度地丧失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临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繁多,其疗效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提高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8例,该部分患者均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 采取随机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3 ~ 58岁,平均(44.75±16.32)岁,病程3 ~ 8年,平均(4.56±2.87)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1 ~ 55岁,平均(46.36±13.11)岁,病程2 ~ 5年,平均(4.78±2.33)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研究中有药物过敏史且在本月上半月接受过精神药物治疗的患者无重大器官功能障碍。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饮食调整、酒精中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服用第一剂奥氮平,每天一次,每次5毫克。

根据患者情况,剂量逐渐调整为10mg/天,连续7天,最大剂量为20mg/天。观察组给予利培酮,首剂1 mg,每日1次。根据患者情况,7天内逐渐调整到每天3 mg,最大不超过每天6mg。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低血压、便秘、头痛、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比较。标准: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按缓解率进行疗效评定。显效:PANSS复位率≥50%。有效性:PANSS评分降低率为25% ~ 49%;无效:PANSS复位率低于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则以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嗜睡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便秘和头痛的发生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酒精的品种越来越多。饮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导致精神障碍临床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酒精引起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生化异常、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酒精是一种神经营养物质。一次或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精神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喝酒后;酒精能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到全身,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意识,严重导致酒精中毒,导致脑部病变,进而发展为精神障碍。该病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吸收功能紊乱,神经元生物电异常,主要是由于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吸收较弱,导致脑细胞和营养代谢紊乱。因此,给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临床实践中,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繁多,选择性高,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在这项研究中,利培酮和奥氮平用于治疗酒精中毒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
        药物在患者体内分布使得利培酮对精神病有效。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相当。利培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而奥氮平能有效改善患者脑内多种神经通路,临床效果良好。同时发现观察组低血压及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嗜睡及体重增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便秘和头痛的发生率相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利培酮治疗后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更明显。同时,奥氮平给药后的嗜睡、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更为显著。因此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以减少不同药物的不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利培酮与奥氮平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两者药效相近,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不相同,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赵长银,王瑜,王方昀.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3):73-74.
[2]郑志刚.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用药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3498-34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