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临床血糖监测的过程中快速血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韦道永 钱美英通讯作者
[导读] 对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血糖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
       韦道永 钱美英通讯作者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00
        摘要:目的 对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血糖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采用常规生化仪检测,研究组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后的血糖水平以及检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血糖、血清血糖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满意度为91.30%,对照组检验满意度为56.5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可以获得和常规生化仪类似的血糖检测结果,但操作更简便,患者检验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血糖监测;常规生化仪;快速血糖仪;应用价值

        血糖是人体重要的生化指标,指的是人体中的葡萄糖,临床对患者的针对性治疗,血糖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临床应重视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检测,从而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检测血糖之前,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禁食状态,由护理人员取患者静脉血,并等待一定时间出具检测结果,如果时间较长,很容易耽误患者正常治疗,这就需要医院配备性能更优的检测仪器,争取用最快时间完成检测任务。相关研究显示,快速血糖仪可以快速完成检测血糖的任务,因此,本文将以本院46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血糖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讨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51.26±9.74)岁,患糖尿病8例,患心血管疾病6例,患脑梗塞5例,患脑出血4例;研究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为(52.41±8.76)岁,患糖尿病9例,患心血管疾病8例,患脑梗塞3例,患脑出血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采用常规生化仪检测,由护理人员用消毒过后的针,挑破患者耳尖内侧皮肤,取自然流出血液(2mL即可),在测试纸上滴上血液,置于快速血糖仪(生产厂家:ACCU-CHER)中检测。研究组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由护理人员用消毒过后的针,,挑破患者无名指末端薄弱皮肤,取自然流出血液(2mL即可),将血样保存在真空管中,经过半小时的收缩处理,使血样保持离心状态,并将经过离心的血清置于快速血糖仪(生产公司: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完成检验。两组检测项目均为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血糖、血清血糖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血糖、血清血糖水平,并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记录患者检验满意度情况。检测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研究组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血糖、血清血糖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糖分,通常指的都是葡萄糖(Glu),对人体组织细胞正常运动所需的能量供给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血糖需要维持在正常水平的重要意义。正常人空腹状态,血糖浓度应在3.9-6.1mmol/L之间,若空腹血糖浓度在7.0mmol/L以上即为高血糖,若浓度在3.9mmol/L以下即为低血糖。人体血糖的正常调节,是由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作用完成的。如果人体血糖水平较低,胰岛A细胞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使肝脏平时储备的糖原不断向血液流动,进而提高血糖水平。如果人体中血糖水平较高,胰岛B细胞就会作出反应,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完成血糖到肝糖原的转换,令组织细胞吸收更多血糖。临床上,患者之所以会出现低血糖现象,主要和两个原因有关,一种是服用超量的降糖药物,如果患者血糖处于较高水平,在服用降糖药基础上(磺脲类或胰岛素类),就会在较快时间内出现血糖骤然下降的情况,导致患者低血糖,这种现象通常在糖尿病发病初期相对常见。另一方面,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营养不良,也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现象。而高血糖也可能引起患者的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变,因此,临床应重视血糖的监测,防止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临床针对血糖的检验方式主要包含两种,也就是本文提到的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传统检测血糖通常会用到常规生化仪,采集患者静脉血为血检样本,但是检测过程相对繁琐,而且患者痛苦程度会更高。相比之下,快速血糖仪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从而大幅提升抢救成功率,从而第一时间发现低血糖昏迷症状,并作出针对性治疗,从而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另外,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快速血糖仪可以和排除高渗性、酮症酸中毒昏迷等,减少误诊情况。最后,快速血糖仪可以满足在家检测血糖的要求,患者不用往返医院,达到节省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血糖、血清血糖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满意度为91.30%,对照组检验满意度为56.5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快速血糖仪的优势。
综上所述,快速血糖仪可以获得和常规生化仪类似的血糖检测结果,但操作更简便,患者检验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月环,陈晓莲,钟晓娟.德国罗氏血糖仪与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9):96-97.
[2]程捷,万斌,李雯霞,左亚芬,席梦君,李桃香.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54-1656.
[3]熊真真,袁丽,叶子溦,倪秀梅,杨静,刘漫,张永琼,李车琼,朱瑞容.四川省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3):281-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