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耐药和多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个体化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 袁宝春
[导读] 判断单耐药和多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行个体
        袁宝春
        淮安市淮安医院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判断单耐药和多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行个体化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样本量为40,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各样本中有20例行标准治疗,有20例行个性化治疗,将组别设置为标准组和个性组,统计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治疗成功率在个性组达到90.00%,比标准组(60.00%)高,P<0.05。治疗满意度在个性组达到95.00%,比标准组(70.00%)高,P<0.05。结论:个性化治疗能提升针对性,可根据耐药情况调整用药方案,能增加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肺结核;临床价值;治疗效果;个体化治疗
        肺结核有极强传染性,传染途径多样,致病菌被证实为结核杆菌。入侵位置不同,病变类型也有差异,约有80%的患者病变位置为肺部。肺结核在病变过程中有一定潜伏性,病菌入侵后,在1-2个月的时间内会出现胸痛、纳差等症状,后期会降低抵抗力,增加肺结核者生命威胁[1]。临床重视抗结核治疗,经各药物能抑制结核杆菌入侵及扩散,但结核杆菌活性较强,对应治疗后,仍可能存在结核杆菌阳性的情况,需对此类患者就那些再次治疗。抗结核治疗后,各患者常出现耐药性,根据耐药种类可划分为单耐药、多耐药等。既往各患者常行标准治疗,未关注到耐药情况,会降低结核杆菌清除效果,增加病变严重程度。而个体化治疗则重视此点,根据耐药情况调整抗结核方案,能提升有效性,可阻止病菌增殖扩散[2]。基于此,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而样本量为40,旨在判断个体化治疗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符合标准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样本量为40,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标准组:20例,病程所属范围1-8年,均数值(4.44±1.20)年;13例男,7例女;14例为单耐药,6例为多耐药;年龄所属范围25-58岁,均数值(41.88±2.33)岁。个性组:20例,病程所属范围1-9年,均数值(5.03±1.76)年;12例男,8例女;15例为单耐药,5例为多耐药;年龄所属范围26-59岁,均数值(42.31±2.59)岁。组间无差异,P>0.05。
        入组原则:均符合菌阳肺结核鉴别标准;均存在耐药性;签署同意书;对各治疗方案可配合;委员会通过研究。
        排除原则:痰涂片、培养结果不一致;艾滋病者;脏器损伤者;活动性肺外结核者。
1.2方法
        个性组:个性化治疗,入院初期行标准治疗,根据需求行链霉素治疗治疗,辅以吡嗪酰胺、乙酰丁醇等药物治疗,途径为口服,用药半年后,行痰液标本检查,排除阴性患者,针对其他患者行复治治疗。治疗期间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替换药物,调整治疗周期。
        标准组:标准化治疗,根据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用药即可,无需替换药物。
1.3观察指标
        成功率,(1)治愈:治疗结束后痰液培养结果为阴性,持续时间超过两年,无肺结核症状。(2)完成疗程:预计疗程治疗结束后,最后8周内痰液培养结果为阴性。(3)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痰液培养结果为阴性,存在各类不良反应。(4)失败:和上述不同。治疗成功率为前两项之和。
        满意度,经用药疗程、用药疗效等维度进行评估,总计100分,对肺结核治疗很满意,80-100分,对肺结核治疗基本满意,60-79分,对肺结核治疗不满意,0-59分。
1.4统计学计算
        SPSS24.0中,经X2检验治疗成功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经t检验病程、年龄等计量资料,P<0.05,有意义。
2.结果
2.1成功率
        治疗成功率在个性组达到90.00%,比标准组(60.00%)高,P<0.05。

3.讨论
        肺结核传染情况在当前得到控制,能通过口罩、清洁等阻断结核杆菌传播途径,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结核杆菌侵入情况[3]。针对肺结核病变,治疗重点为抗结核。但结核杆菌很难被彻底消除,用药后病菌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但潜伏期过后会重新出现,增加各类不适症状,增加肺结核治疗难度。肺结核者有一定个体差异性,对应抗结核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性,持续用药并不会增加效果,反之会增加不良事件。针对菌阳肺结核者,临床提出不同的治疗措施,有学者指出,持续性标准方案治疗能消除结核杆菌。也有学者认为,需对各肺结核者行相应检查,掌握患者耐药情况,在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调整用药,减少各耐药性药物的治疗,增加其他药物,能强化疗效,提升肺结核治疗成功率。而本研究证实个性化治疗有一定价值。标准方案下即使增加药量,患者也很难吸收有效成分,不利于消除结核杆菌,仍有肺结核反复发作情况,治疗困难[4]。个性化治疗方案下,能在药敏试验后观察具体耐药情况,可减少耐药药物的使用,能满足治疗需求,消除结核病菌。但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对结核病认知不足,并未深入掌握个性化治疗的意义,常存在随意增减药物的情况,缺乏科学性。对此,需增加培训,让各医生掌握肺结核知识,并能根据耐药情况调整用药,必要时可组织专家会议,针对结核杆菌入侵及耐药情况,提出相应治疗方案,能降低耐药性,提高肺结核治疗有效性[5]。肺结核会增加内心压力及不适感,各患者对临床治疗高度重视。而菌阳肺结核患者心理压力更大,在复治期间仍选择标准方案,会增加担忧情绪,且治疗后并不能改善结核杆菌入侵情况,还会增加治疗压力,会降低肺结核者满意度。个性化护理则会调整用药,在较低耐药性下,可增强肺结核治疗效果,提升满意度。
        综上,个性化治疗措施能提升成功率,在较好疗效下可增加肺结核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宇红,高微微,李亮,等. 单耐药和多耐药复治菌阳肺结核个体化治疗效果探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1):25-31.
[2]王春阳,王幸,邱金蕊.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致低钠血症的效果探析[J]. 哈尔滨医药,2020,40(4):399-400.
[3]马应玉. 个体化干预对肺结核巩固治疗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705-1709.
[4]童维佳,王洁,陆磊,等. 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8,40(3):266-268.
[5]刘辉,王连伟,乔飞,等. 知柏地黄汤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9,40(1):7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