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临床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周川权 李琴羽
[导读] 探讨疫情阶段临床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情况
        周川权  李琴羽
        川北医学院 6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疫情阶段临床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选本院疫情阶段临床医护工作者200名为探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开展分组,非接触组(100例)和接触组(100例),对其睡眠质量状况和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探析。结果 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上,非接触组各项分值比接触组要低,而抑郁和焦虑评分接触组偏低,差异很大(P<0.05);经评估,年龄、性别、学历、了解防控知识、是否担忧被感染、朋友、亲戚是否被感染等作为对医护者睡眠质量影响的单因素(P<0.05)而解防控知识、是否担忧被感染、是否为临床医护人员、是否要接受专业心态咨询及抑郁、焦虑心态作为对医护者睡眠质量影响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新冠疫情阶段临床医护工作者的睡眠质量很差,特别是守护于一线的工作者,要提升其心理疏导措施,健全对应医疗机制,改善医护工作者睡眠品质,确保其身心健康,以此高效抗击疫情。
        【关键词】疫情阶段;临床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被成为“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1]。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发现因为不明因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体外分离培养过程中,经过大约96个小时便在人工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该病的传染速度极快,且病死率极高,给临床医护工作者带来极大挑战。医护工作者在每日的接诊重担下,还要在一线抗疫,如此便影响了工作者的睡眠质量,而最佳睡眠质量作为医护工作者工作精力充沛和救治状态发挥的关键前提[2]。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疫情阶段临床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细致内容以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抽选本院疫情阶段临床医护工作者200名为探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开展分组,非接触组(100例)中,男、女例比33:67;最小、最大年龄比19岁:52岁,均值(33.25±10.14)岁;而接触组(100例)中,男、女例比35:65;最小、最大年龄比20岁:53岁,均值(33.22±10.76)岁;上述一般资料相比较,只存在较小的差异性,计算后不会产生统计学意义,可开展下一步实际研究。收入准则:①本院疫情间正常上班医护工作者;②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③身体健康且同意参选者。消除标准:①并发原发性睡眠障碍人员;②近期用以催眠镇静类药物者;③伴急性、慢性疼痛者和急性外伤者。?
        1.2 方法
        全部参与探究的医护工作者都开展了信息问卷调查,参照其调查信息,对其分组整理、统计:以系统抽样法开展分组,即非接触组和接触组,2组各100人,统计并分类整理新冠肺炎阶段一线医护工作者的睡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的睡眠质量状况、抑郁和焦虑评分,记录下2组病者的评分数值。②评估对医护者睡眠质量影响的单因素。③评估对医护工作者睡眠质量影响的多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率(%)与计量资料(x±s),前者用x2检验,后者用t检验,在P判定下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更大。
        2 结果
        2.1 2组的睡眠质量及心态状况
        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上,非接触组各项分值比接触组要低,而抑郁和焦虑评分接触组偏低,2组数值相比,呈现很大差异(P<0.05),以表1呈现。

        2.2评估对医护者睡眠质量影响的单因素
        经评估,年龄、性别、学历、了解防控知识、是否担忧被感染、朋友、亲戚是否被感染等作为对医护者睡眠质量影响的单因素(P<0.05)。以表2呈现。
       
        3 讨论
        新冠肺炎是2019年12月出现的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在疫情阶段医护工作者奔赴在一线上,身心兼承受加大的压力,使得不同情绪、睡眠问题呈现[3]。经本探究内容得到,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上,非接触组各项分值比接触组要低,而抑郁和焦虑评分接触组偏低,差异很大(P<0.05);经评估,单因素:年龄、性别、学历、了解防控知识、是否担忧被感染、朋友、亲戚是否被感染等都作为医护工作者睡眠障碍的主要诱因;而在多因素上,了解防控知识、是否担忧被感染、是否为临床医护人员、是否要接受专业心态咨询及抑郁、焦虑心态等为其失眠诱因。新冠自身强大的传播力和飞速蔓延,让接触组发病率比非接触组更高,这就使得工作者的压力瞬间提升,并严重干扰其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本研究内容为单中心数据探析,有明显的局限性存在,因为疫情出现太过突然,各区域紧急实行封闭隔离对策,使得数据收集上相对困难,于今后研究上还需扩大样本数量,以提升探究结论的可信性。
        总之,新冠疫情阶段临床医护工作者的睡眠质量很差,特别是守护于一线的工作者,要提升其心理疏导措施,改善医护工作者睡眠品质,确保其身心健康,因为睡眠质量和精神情绪以正相关曲线呈现,为此,高度关注睡眠质量才能高效抗击疫情。
        参考文献
[1]朱玲, 陶莉, 代金兰,等. COVID-19疫情期间隔离人群的反刍思维与睡眠质量的临床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 v.37;No.261(05):26-29.
[2]朱廷芳, 耿荣娟, 宋红,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睡眠及心理状况调查[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42期, 297页, 2020.
[3]邓丽霞, 董丽娟, 郭小妹,等.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 006(003):P.33-37.
课题:抗击新冠肺炎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南充市研发资金项目?编号:20YFZJ00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