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护理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陈丹丹
[导读] 研究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
        陈丹丹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2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与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治疗,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5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良好恢复,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及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运动功能;护理依从性;影响效果

        脑梗塞是中老年群体中一种高发脑血管疾病,而由于发病后会对患者脑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和语言功能障碍,致使多数患者会存在过度焦虑恐慌情绪,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出现机体营养不良,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影响患者最终康复效果[1]。为进一步提升该病临床治疗效率,本文中对其患者康复期间采取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将其干预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30例脑梗塞患者,将患者分成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均值为(68.5±2.2)岁;对照组男女人数分别为9例、6例,平均年龄值为(68.0±2.1)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1)风险评估:首先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患者及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认知教育:要采取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日常护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和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并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安慰和理解支持,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配合度。(3)肢体康复护理:为患者调整舒适体位,每日要进行三种体位的调换,分别是侧卧位、平卧位、健侧卧位。并对患者进行早期床上肢体功能被动式锻炼和肢体按摩,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僵硬现象。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下活动,通过采取站立平衡、行走和逐渐增加至生活活动能力训练;(4)语言功能训练:首先指导患者运用冰水进行漱口,从而能够对咽喉功能进行刺激,刺激后指导患者进行多次空口吞咽动作,达到刺激吞咽反射的目的。并通过借用图片及字卡等方式对患者采取单字发音训练、短句及生活基础沟通等早期语言刺激训练,通过训练促进患者的语言恢复[2]。
1.3观察标准
        运用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单项指标10分为最高分,指标改善越好最终评分越高。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运用NIHSS量表进行评定,42分为满分,最终分值越高表示脑神经功能损伤越重。运用FMA量表评分对比组间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好。应用AD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给予评定,总分为100分,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分值越高。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两组计量数据资料运用(x±s)描述以及t检验,当两者数据对比差异达到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评分指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前的各项评分指标对比差值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占据显著优势,组间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脑梗塞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突发血液供应障碍,最终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而严重的缺血缺氧会导致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其损伤程度会根据缺氧状态持续加重,若病情救治不佳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我国因脑梗塞疾病而造成的致残以及病死人数所占比例较高,由于患病后会对患者的脑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在抢救后多数患者会存在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失去生活活动能力,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4]。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本文对其患者康复期间添加了早期康复护理,最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和认知教育,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纠正了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5];通过为患者及时开展科学合理的肢体康复锻炼和语言功能锻炼等措施,在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指导下,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得到良好改善,并且通过锻炼刺激恢复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6]。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期间及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起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冰.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11):218-219.
[2]黄丽.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20,007(011):206-207.
[3]姚岚.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148-149.
[4]沈洁.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护理依从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健康养生,2019,000(005):3-4.
[5]孟尔明.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梗死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04):209-210.
[6]史士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08):297-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