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凤佳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探讨其自我防护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共选取29名在我院感染科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实施职业危险因素管理,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与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前相比,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后护理人员发生感染、针刺伤等医疗职业伤害的护理人员比例更低(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41±6.29)分<(15.47±5.32)分,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加强职业危险因素管理,有助于强化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医院感染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自我防护
近来,艾滋病、乙肝、梅毒、肺结核等疾病在我国持续蔓延。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工作容易产生职业风险,护士也很大压力。由于病房环境恶劣,传染源多,不可避免的接触,职业感染的风险也更大。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感染科护士29人,对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治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对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开始,到2021年2月结束,接受实验调查的对象为我院感染科的29位护理人员,平均年龄(31.9±3.1)岁,平均护龄(7.4±2.2)年。以尊重个人意愿为前提,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提高防护意识:组织感染科护士参加职业暴露危害自我防护培训,为其普及职业暴露危害、自我防护方法以及既往案例,2次/月。(2)加强自身健康管理:定期组织感染科护士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加强特殊时期健康管理,如护士近期健康状况欠佳,或处于月经期、妊娠期,需进行调班,尽可能避免与药物接触;同时,护士自身应定期接种传染性疾病的疫苗;鼓励护士积极进行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护士在休息时可进行颈椎、腰椎活动。(3)规范操作流程: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学习交流,考核通过方可上岗,2次/月。(4)锐器防护:在与锐器接触时,需佩戴双层医用手套,如果锐器被划伤或刺破,伤口必须用酒精处理,消毒并及时报告。(5)紫外线防护:在紫外线照射期间,护士应尽量避免进入紫外线消毒区。检查紫外线强度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服和空气过滤器。(6)降噪:传染病科定期配备专人检查、维护和保养医疗设备和仪器,确保医疗设备和仪器正常工作。(7)药物防护:静脉穿刺时,针头和注射器必须大小合适,注意每次吸药时不得超过注射器体积的75%,以免药物渗漏。(8)严格遵守手卫生规定:接触患者前后按规范程序洗手。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主要有大量数据,并且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所有数据都上传到计算机中,并且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23.0构建数据处理,使用百分比完成,使用X2进行完整的数据检查,使用标准偏差(x±s)来完成测量数据的表示,并使用t来完成数据比较。比较数据时,如果存在显著差异,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前后的医疗职业伤害发生情况
与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前相比,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后发生感染、针刺伤等医疗职业伤害的护理人员比例更低(P<0.05)。见表1。
![](/userUpload/82(845).png)
2.2职业危险因素管理的实施效果
管理前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83.34±7.40)分低于管理后的(93.52±8.37)分,自我防护能力管理前后分别为(86.54±4.83)分、(95.59±4.87)分,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41±6.29)分<(15.47±5.32)分,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userUpload/83(805).png)
3讨论
在医院感染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防范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而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皮肤容易被医疗器械或医疗废物损伤,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则与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有关,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在工作中不注意自我防护,在手卫生、无菌操作等方面,对于自身的要求不够严格,增加了职业危险因素。从某种意义上,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属于医疗职业伤害。为了有效预防医疗职业伤害的发生,需要加强对职业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防控。
与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前相比,职业危险因素管理后发生感染、针刺伤等医疗职业伤害的护理人员比例更低(P<0.05),管理前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83.34±7.40)分低于管理后的(93.52±8.37)分,自我防护能力管理前后分别为(86.54±4.83)分、(95.59±4.87)分,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41±6.29)分<(15.47±5.32)分,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加强职业危险因素管理,有助于强化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医院感染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明.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4):113-114.
[2]王影.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297-298.
[3]孔祥艳.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93-194.
[4]张春花.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