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问亚芳
[导读]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
        问亚芳
        淮安市淮安医院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行常规护理管理)在本院各个科室接受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行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在本院各个科室接受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患者分别来自内科和外科,对比两组患者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以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①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1=0.0384,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清洗评分(24.06±0.75)分、消毒评分(23.95±0.87)分、包装评分(24.02±0.94)分、发放评分(24.32±0.5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2<0.0001,P3<0.0001,P4<0.0001,P5<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措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上升,与之相关的医院感染均得到有效防控,可以替代原有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护理管理;防控效果;护理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一直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该科室负责可循环医疗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发放等工作,其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1、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本科室行常规护理管理时期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本科室行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阶段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通过组间对比的形式,分析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以及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行常规护理管理)在本院各个科室接受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行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在本院各个科室接受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2-77岁,平均(48.76±8.24)岁,神经内科14例、产科9例、血液科7例;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2-79岁,平均(49.35±8.46)岁,内科13例、外科17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P性别=0.5920,P年龄=0.7853,P科室=0.8547,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入院时,消毒供应中心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环节包括明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部门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安排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监控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情况。
        观察组30例患者入院时,消毒供应中心改为实行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立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体系,成立护理质量监管小组,指定组内负责人;定期进行阶段内工作总结,共同探讨医院感染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将改进措施纳入新的工作计划[2];②制定详细、规范的护理工作流程,包括环境、物品、人员等各个方面;③明确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重点,加强相关管理监督;④重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相关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行末位淘汰制(连续3次)。
1.3观察指标
        ①与消毒供应中心有关的各类医院感染:上呼吸道、泌尿系统、下呼吸道、皮肤组织、口腔等。②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包括清洗、消毒、包装、发放四个方面,每项25分,每组抽查100个循环使用物品。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性别、医院感染发生率等计数型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年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等计量型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对比与消毒供应中心有关的各类医院感染
         表1显示:观察组总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1=0.0384,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非常多,包括抗生素使用不当、侵袭性诊疗操作、医疗器械消毒不合格、放化疗,等等。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防控部门,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临床需求,为此本院自2019年3月开始,在该部门实行针对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目前来看收效较好。
        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与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研结果显示:观察组总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1=0.0384;这主要是因为:①可以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提供更为详尽的指导意见,帮助不同资历的护理人员逐渐提升工作质量[3、4];②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职业技能的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心[5、6]。此外,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护理管理模式获得了更高的护理质量评分,组间差异(P2<0.0001,P3<0.0001,P4<0.0001,P5<0.0001)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为:①随着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专业能力的提高,各个操作流程中的人为差错明显减少,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②开展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工作氛围,使护理管理工作渐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模式适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以有效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护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容.加强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效果评价[J].健康必读,2018,000(015):95.
[2]林宁,杨笑,胡静,等.新标准规范下消毒供应中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9,716(07):94-98.
[3]王云.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管理对产科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3):180-182.
[4]李瑞瑞.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工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45(24):188-188.
[5]杨香香.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管理[J].健康养生,2020,000(001):287-288.
[6]袁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009):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