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梅 谭洪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笔者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前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落实好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创伤骨科;患者;康复护理
临床创伤骨科患者致病原因较多,骨科疾病有较强的特殊性。患者需要卧床很长时间,治疗康复期间创伤骨科患者各方面身体机能会降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进而影响了肢体功能的恢复。针对此种情况就需要落实好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据相关资料显示落实好对创伤骨科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笔者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康复护理措施,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笔者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79岁,平均年龄(45.16±3.0)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6岁,平均年龄(43.16±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一是了解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疾病康复。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情绪,想办法疏导他们不良情绪,有效排泄消极情绪,做好患者的倾听者。在精神上注意鼓励患者,帮助他们制定生活新目标;二是病房环境要舒适。患者在舒适的病房环境下接受治疗,治疗效果也会更好。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骨科病房护理人员需要设定合适的温湿度和光线,注意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患者的各类物品要求家属归置好,以免带给患者杂乱感。骨科病房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2];三是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按照患者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健康科学的饮食方案,患者要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积极预防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四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康复锻炼时,要采取一名护士对应一名患者或者一名护士对应两名患者的指导模式。护理人员反复示范指导患者,指导患者熟练掌握康复治疗具体措施,深化患者的康复治疗意识,提高他们自觉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五是肢体伤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他们按照以下方式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中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活动,如果患者因为手术部分太过疼痛拒绝锻炼,可遵医嘱为患者服用止痛药物。先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难度。患者主动锻炼的同时护理人员也要辅助他们被动活动,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锻炼效果。后期康复环节,患者经过六到八周的康复,骨折部分已经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外周固定已经被拆除。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尽快恢复创伤侧的肢体功能。该阶段着重训练患者重点关节,确保患者关节活动的灵活性。此外,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患者可使用器械辅助练习,注意患者在使用辅助器械时护理人员要指导他们合理分配力量。比如患者使用拐杖时要先练习平衡性,学会单脚站立,提高手臂力量。器械辅助练习中要尤其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专人陪同避免患者意外跌倒。健康侧肢体康复锻炼,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患侧肢体的康复锻炼,也要关注健侧肢体的康复运动。因为健侧肢体的康复运动可为患侧肢体提供强大力量,可提高患侧肢体康复锻炼效果。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进行举重练习、扩胸运动、抬高下肢、臀部抬高练习等。上述活动均可以起到有效预防压疮的作用。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六是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确保每位患者均明显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他们便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3-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x±s)表示;数据比较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自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能生活自理能力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X2=2.8746;且该组患者完全自理能力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X2=2.1784,(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手术是治疗创伤骨科疾病常见方式,患者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严重创伤。骨科疾病需要患者长期卧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直接降低了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此种护理模式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包括心理、饮食、健康教育、康复锻炼方法等。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系统性全面性康复护理可促使创伤骨科患者尽快康复[5-6]。
本次研究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康复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非常适用,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落实好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梅韵,卢雯,陈丽萍. 创伤骨科护理康复门诊的建立与实践的效果评价[J]. 全科护理,2021,19(8):1100-1102.
[2] 王海珠. 如何做好创伤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J]. 保健文汇,2020(28):54.
[3] 谢玉清.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安徽医药,2017,21(4):769-771.
[4] 戴巧艳,何翠环,黄小芬,等. 创伤骨科病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评价指标监测与分析[J]. 全科护理,2021,19(14):1910-1913.
[5] 段元君,张晓霞. 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153-154.
[6] 孙超. 急诊创伤骨折病人护理中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J]. 健康大视野,2021(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