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延续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68例早产儿入选,选取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并依据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早产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干预指导,实验组选用集束-延续护理模式对早产儿进行干预指导,对两组早产儿出院后1年内患病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出院后1年内脐部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延续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其脐部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发生风险,而且有助于提升家属满意度,对实现优质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延续护理模式;早产儿;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早产儿身体各项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极容易在出院后产生多种并发症,相关数据显示,早产发生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早产儿正常发育,因此早产儿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护理管理重点内容。通过对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发现,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早产儿心理及生理需求,并且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循证依据,导致护理质量及效率逐渐下滑[1]。经过一系列研究实验相关医学专家发现集束-延续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循证医学以及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并且有助于早产儿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维护其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探究集束-延续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对68例早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68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并将所有早产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抽取,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5;胎龄在28-36周之间,胎龄平均值为(31.25±2.15)周。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6∶18;胎龄在29-34周之间,胎龄平均值为(31.41±2.09)周,当P>0.05时表示两组早产儿基本信息不具备比较分析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常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常见病防治、日常观察以及常规家庭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早产儿接受集束-延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院内集束护理。首先需要组建集束护理小组,组员由经验丰富以及年资高的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组成,要求其在护理过程中明确早产儿发育要点,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循证实践培训,同时由资深护理人员对住院期间早产儿护理要点进行跟踪,以不足和缺陷为基础制定循证护理方案,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②集束护理具体策略。1.入院健康教育: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科室住院环境、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探视注意事项等,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向其说明主管医生以及护士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感及配合度。2.住院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要辅助患儿进行相关检查,告知家属相关检查结果,并说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方案以及相关护理对策,嘱咐家属观看新生儿喂养、沐浴以及抚触等相关视频。3.喂养指导: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与家属进行交流及沟通,密切观察早产儿日常呼吸以及体温情况,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必要时给予其鼻胃管微量喂养。4.鸟巢式护理:给予早产儿鸟巢式护理,借助保暖箱为其营造温暖环境,并在周边围绕布卷,进一步增强其舒适感。5.抚触护理:给予早产儿抚触护理,由专业人员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皮肤抚触以及按摩,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抚触方法,注意动作轻柔、力度适宜。③院外延续护理。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向家属详细讲解早产儿检查结果以及相关疾病预防措施,组织其观看新生儿喂养、沐浴以及抚触视频,并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与其建立微信群,分别在出院后3d、7d、14d、21d由健康教育护士通过电话以及微信等渠道全面掌握早产儿居家护理情况,告知家属室内温度需要保持在24-26℃之间,嘱咐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及时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健康教育次数,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由医护人员记录两组早产儿出院后1年内脐部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情况,通过具体数据计算患病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该问卷由家属在出院前自行填写,选项包括满意、一般、较差,计算公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3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信息与计数信息分别选用t、x2检验,并表示为(x±s)、(%),当P<0.05时提示组间数据结果存在显著可比性。
2结果
2.1对照组早产儿出院后1年内脐部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userUpload/55(2758).png)
3讨论
早产儿具有生理不成熟、症状不典型以及病情易恶化等特点,若不给予其针对性、系统性护理干预极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并且由于家属缺乏照护经验,导致早产儿病情易被忽视,使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引发严重不良后果。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并提出采用集束-延续护理对早产儿进行干预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将分散的护理方法转变为系统化,使护理模式更加科学性、规范性,大大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从而保障其正常发育[3-4]。同时,集束-延续护理是以早产儿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向家属详细讲解早产儿疾病预防知识,告知其抚触、沐浴、喂养以及相关异常症状识别及处理方法,有效提高其早产儿照护能力[5]。另外,集束-延续护理是将专业及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护理,贯穿出院后居家康复治疗的整体过程,有效解决出院后早产儿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家庭访视以及跟踪随访满足早产儿及照护者心理及生理需求,真正做到入院到出院全程无嫌隙、个性化、专业化护理服务,大大提升家属育儿技能,进一步降低患病发生风险[6]。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早产儿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集束-延续护理可以降低早产儿患病风险,且家属满意度较高,可以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及住院护理的延伸,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莉,易慧,李文芳.集束-延续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01):109-112.
[2]唐良梅.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母亲育儿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7):106-107.
[3]李莉,顾雪梅,王传英,李文芳.集束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出院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9,38(02):170-173.
[4]刘芬. 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05):P.156-156,161.